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区别于普通量产产品。酒店行业分类中除了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家庭旅社等,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宾馆(承接着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政府性会议的酒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宾馆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当中。“神秘”的国宾馆逐渐开始向社会开放并且按照酒店运营转化,更加的强调其社会性、公开性、特色性。新的国宾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催生出来的产物,它的定义转变为既能够满足国宾接待要求,同时又具备其对社会开放的特色酒店形式。国宾馆自身丰富的内涵意义,形成了特殊的设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我国传统接待礼仪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主流文化的倡导者。然而,我国拥有众多的国宾馆建筑,却难以打造出能具有自己经典文化特色功能的酒店,而保持地域文化纯粹性的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宾馆的地域性设计已成为一个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去逐步分析和研究国宾馆的地域性。首先,明确研究的对象,对地域性和国宾馆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现有的研究成果,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结合实例,分析了自然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和材料技术因素对于国宾馆地域性特征的影响。此外,还结合设计实践对湖南地域性创作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对国宾馆的地域性设计提出了展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国宾馆的全面客观的认识,揭开其以往神秘的面纱;总结地域性在众多国宾馆建筑中的表现;为在今后国宾馆的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特征提供相关设计策略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