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ranch.)在我国西南地域形成大面积天然林与人工林,集绿化造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重要职责于一体,是云南省最宝贵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保障系统。然而由于云南松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和严重的干旱干扰影响,云南松林健康程度迅速下降,虫害日渐严重,亟需采取相应措施。植被的关键物候参数如生长季开始、生长季结束和生长季长度等是描述森林对生态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针对云南地区多云雨实况,本文首先尝试通过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光学与光学、光学与微波),构建出更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用以对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分别进行时序遥感监测了解其生长更新习性;进一步,基于TIMESAT遥感物候监测软件探明健康林、受害林关键物候参数的差异;最后,探究二者物候差异与虫害发生之间的响应关系,为小蠢虫危害监测防控提供支持,从而保持云南松林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光学数据PROBA-V和MODIS的NDVI产品融合具有很大潜力,融合数据可以提高光学数据在亚热带多云雨地区植被动态遥感监测和物候监测的可行性;(2)通过光学数据PROBA-V和微波数据Sentinel-1A时序融合,可以弥补研究区多云雨现状,从而构建更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集,相对于单独使用光学或遥感数据而言,融合得到的数据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森林动态监测;(3)基于TIMESAT物候监测软件提取了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的关键物候参数如生长季开始、生长季结束、生长季长度等,填补了我国多云雨地区云南松遥感物候监测空白;(4)云南松健康林和受害林关键物候参数差异和虫害发生的响应分析发现,受害林生长季开始时间较健康林推迟40天左右,生长季结束时间推迟12天左右,结合地面实测数据,证实了物候监测法的可行性。通过对二者物候差异与虫害发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小蠹危害监测防控提供支持,从而保持云南松林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