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极大促进了新一代需求响应型公交服务的发展。预约公交作为一种线路灵活、直达便捷、舒适度高的需求响应服务,可以满足多层次公交出行需求。本文通过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线路、路径以及考虑多服务水平和无人驾驶技术的预约公交服务等方面的优化研究,旨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公交智能卡数据(Sma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No.91746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71621001):绿色出行导向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模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极大促进了新一代需求响应型公交服务的发展。预约公交作为一种线路灵活、直达便捷、舒适度高的需求响应服务,可以满足多层次公交出行需求。本文通过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线路、路径以及考虑多服务水平和无人驾驶技术的预约公交服务等方面的优化研究,旨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预约公交潜在需求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公交智能卡数据(Smart Card Data,SCD)的预约公交潜在需求提取方法。该方法包含三个部分:构建乘客出行链、识别出行起讫点和出行模式对比。基于实例研究,对北京SCD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北京市公交乘客出行时空动态特征,并探索预约公交潜在用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0 km及以上的长距离出行,采用预约公交的出行效用较高,效用优势随出行距离增加而更为显著。(2)基于乘客出行需求,构建了预约公交线路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乘客出行成本和运营商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同时确定站点位置、线路以及乘客分配,并满足预约公交系统的诸多约束条件,包括预约公交运营条件、车容量和访问站点约束等。在求解模型时,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设计求解方法,通过算例验证GA的优化性能和运行效率。依据预约公交潜在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车速、车辆数和线路长度上限对相关参数的影响,并从线网层面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评价。(3)考虑乘客期望出行时间窗,建立了具有出行时空约束的预约公交线路优化模型,并且在目标函数中考虑了部分未满足预约服务(存在未分配乘客)引起的惩罚费用。在算法设计方面,先后设计了基于GA和禁忌搜索算法(Tabu Search,TS)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小规模算例求解以确定算法参数值,并依据数值结果比较发现TS在求解该问题上具备高效性。以北京市出行需求进行实例研究,分析了预约公交在部分服务与完全服务场景下,相关成本、行驶时间和行驶距离随速度和车容量的变化情况。(4)针对预约公交线路优化问题,分析了交通拥堵对服务准时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时间依赖和路径灵活性的预约公交线路优化模型。该模型在规划线路、确定时刻表和乘客分配的同时,进行子路径选择,实现了线路的进一步优化;同时,目标函数考虑了由于实际路况所引发的服务延迟惩罚费用。在求解时,基于TS框架,融入变邻域搜索(Variable Neighborhood Search,VNS)算法,设计了一个混合启发式算法(TS-VNS),运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固定序列弧段选择问题(Fixed Sequence Arc Selection Problem,FSASP),并采用数值算例实验,验证TS-VNS的有效性。最后,依据潜在出行需求和北京市实际路网实例,考虑多种路径类型和乘客分布类型等因素,分析了软硬时间窗、交通拥堵情况和路径灵活性对结果的影响。(5)探讨了一种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多服务水平预约公交模式。在建模过程中,以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模型,并同时考虑两类约束条件,即不同水平服务约束和无人驾驶电动车辆运营特性约束,实现线路、时刻表、乘客分配和车辆充电计划的协同决策。针对每个周期内的出行需求,基于自适应大邻域搜索(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ALSN)框架设计模型求解方法,其中运用贪婪算法(Greedy Algorithm)获取初始运行方案,针对需求点和充电站分别设计破坏和修复算子。为验证模型与算法,设计了小规模算例和基于实际路网的仿真实验,分析了在整车快充和换电模式场景下,不同乘客分布类型组合的算法求解效果、服务水平、收益和成本情况,以及满电电量和充电速率对相关结果的影响。本文图65幅,表35个,参考文献200篇。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建设绿色、智慧、安全、专业、高效的港口是全球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为绿色智慧港口的重要标志,正在引领港口建设新的变革。无论是像上海洋山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样的新建码头,还是像天津港这样由传统码头改造升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始终秉持着绿色、智慧、经济、高效的理念。生产作业自动化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改造升级的核心,通过加大自动化作业设备的投入,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不断深化,乘客出行需求的时空不均衡性导致网络客流分布不均衡增强,局部路网客流拥挤问题日趋严重。除了提高能力供给之外,运营者还需要从需求侧出发对网络客流分布进行调节,而乘客对出行路径的选择是影响网络客流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和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
目的: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及对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接诊的11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药组和单药组,每组58例。单药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联药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CRP、WB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药组总有
我国城镇化人口超过60%,城市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城市中各类要素高频流动的需求带动城市物流的蓬勃发展,同时城市物流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城市公共安全、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实现城市物流公共安全风险的有效治理,一方面需要认清城市物流运营对公共安全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完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对现实困境进一步分析,归纳当前城市物流公共安
本文针对陶瓷/金属宏观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陶瓷颗粒难以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以及陶瓷与金属之间因润湿性差难以实现界面的良好复合等问题,在液态模锻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既不做预制体,也不采用“润湿化”处理的方法—“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技术来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宏观复合材料。首先,利用“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法制备了Zr O2增韧Al2O3陶瓷颗粒(ZTA Particle)增强高铬铸铁(High Chromiu
大型公共场所的建立为体育、娱乐、宗教、文化、学习、商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重大活动开展时,公共场所内人群处于密集和拥挤状态,一旦发生威胁生命的危险事件,人群易产生恐慌心理,若公共场所布局不合理、疏散设施不完备、疏散管理不到位,则危险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研究危险事件发生时各危险源的动态扩散特征,以及行人在危险场景下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策略,对场所内密集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疏
随着高强度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现代化的结构设计中人们对系统稳定性的认识和应用日益深化。一方面,失稳破坏导致的结果往往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工程实践中人们也有利用失稳的案例。带有柔性约束的杆件以及外压圆环都是常见的结构。目前分析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是依据最小势能原理。根据Koiter初始后屈曲理论,需要对势能二阶变分的正定性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由势能二阶变分半正定对应临界点的高阶变分的信息判断临界平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衡量国家装配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工精度是其关键指标。误差补偿成为提高与保持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快速准确测量数控机床的各项误差是进行误差补偿的前提与关键。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运动部件,直线轴在运动过程中共产生6自由度几何误差,数控机床三直线轴共有21项几何误差。如何实现21项几何误差的快速高精度测量,成为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急需解决的测量难题和
随着列车运量和轴重的提高,我国重载铁路钢轨、车轮的磨耗和伤损产生速度不断加快。这不仅大幅增加了工务维修养护工作量、车辆维修的车轮镟修量,还时刻威胁着铁路的行车安全、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开展重载铁路钢轨伤损机理和防控措施的研究,对改善轮轨接触关系、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重载铁路钢轨伤损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轮轨蠕滑机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出发,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和大量的现场
交通道路环境感知是自动驾驶、先进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是后续车辆控制和决策的基础。精确、快速地感知交通场景可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相比,视觉传感器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等优势。另外,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被广泛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然而,现实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多样,车辆、行人等目标差异较大。而且,视觉传感器容易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