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布隆迪学习者面临的语音问题的调查:以音调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到二语习得时,会出现与语言迁移有关的问题。人们的母语会影响他们的二语学习吗?许多以前的关于音段水平迁移的研究都有很多的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感知同化模型(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PAM; Best1995)。感知同化模型表明因为听众在知觉上同化外来声音到本族语语素,听众的本族语语音对他们感知非本族语声音有很大影响。那么语言迁移在超音段层面是如何影响普通话的呢,比如语调?普通话中的词汇音调对于其他音调或非音调语言来说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部分,这已被许多以前的研究所证明(Chi2005,Zhang2004)。本研究旨在调查布隆迪汉语学习者面临的语调问题。这种选择的动机是因为基隆迪语和汉语都是音调语言,因此可能具有相同的音调特征。然而,作为基隆迪本族语者,我在学习汉语时遇到了与音调有关的困难,这些困难依然存在。本研究对武汉的30名布隆迪学生进行了实验,他们的母语都是基隆迪语,他们在学习自己的专业之前都曾学过汉语。所有人都被要求在录音的同时读取30个不同声调的中文单词。中国母语人士帮助判断其准确性。研究发现基隆迪语调对中国人的语调有影响。再次,结果表明,虽然普通话的口音很难学,但如果他们从小就开始,在当地普通话老师的帮助下和不断练习,学生就可以学习。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华裔作家。任碧莲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而为她赢得这一荣誉的正是她的处女作《典型美国人》。国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新批评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于一九二二年发表的长篇诗歌《荒原》更是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在民法理论中,民事主体制度是整个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础,民事权利能力制度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又是民事主体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民事主体实现其权利的一种途
《耻》是当代南非白人作家库切的作品。《耻》立足于南非社会,反映了在社会转型的年代,南非社会种族、性别元素的变迁和重组,以及在这个大背景下人类精神的苦旅和对自由的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