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七氟醚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制备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模型,观察老龄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前体的表达变化与其认知功能和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的关系,研究术后认知功能保护的途径。 方法:采用健康无污染的C57BL6老年雄性小鼠108只,月龄17-1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每组36只(n=36):对照组(C组)、麻醉组(A组)、手术组(S组)。手术组(S组)在专用麻醉装置下采用4%七氟醚对小鼠进行麻醉,采用剖腹探查的方法建立手术模型;麻醉组(A组)只采用4%七氟醚对小鼠进行麻醉,A组麻醉时间与S组麻醉手术时间相同;对照组(C)组不做特殊处理。以Morris水迷宫实验作为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的判断标准,记录小鼠水迷宫测试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记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术前结果。分别于术后第3、7天重复术前测试操作,记录小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记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术后结果。于术后第3、7天水迷宫试验后,收集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和高尔基组织学染色(Golgi-Cox staining)的方法来观察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老龄小鼠相对于正常老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组织病理变化和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脑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ecursor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proBDNF)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小鼠脑海马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表达。 结果:1.与对照组(C组)相比,和麻醉组(A组)和手术组(S组)小鼠水迷宫小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BDNF和pro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tPA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HE染色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排列紊乱,胞浆深染,核固缩;高尔基染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轴突、树突分支稀疏,长度减小。2.与麻醉组(A组)相比,手术组(S组)小鼠水迷宫小鼠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BDNF和pro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 <0.05);tPA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HE染色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排列紊乱,胞浆深染,核固缩;高尔基染色显示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轴突、树突分支稀疏,长度减小(P<0.05)。 结论:1.七氟醚麻醉和七氟醚麻醉下手术刺激均可引起老龄小鼠术后认知能力下降,后者引起老龄小鼠术后认知能力下降更明显;2.七氟醚麻醉和七氟醚麻醉下手术刺激均可以使老龄小鼠BDNF和proBDNF以及tPA蛋白表达上调,后者老龄小鼠BDNF和proBDNF以及tPA蛋白表达上调更明显;3.七氟醚麻醉和七氟醚麻醉下手术刺激均可引起老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元形态改变,后者老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元形态改变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