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隔震结构在理论及实际工程中都已经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现在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应用比较广泛。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时上部结构反应很小,但是隔震层变形会比较大。如果隔震结构与周围基坑预留距离不够时,将会发生碰撞,当变形达到隔震支座极限变形时还可能会有整体倾覆的危险。需对隔震层进行限位保护,常规地震作用下的软碰撞限位保护实验证明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具有强方向性、明显的长周期速度及位移脉冲和较大的峰值加速度等特征的近断层地震动成为研究的焦点,它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影响要远大于常规地震作用。所以,对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软碰撞限位保护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软碰撞保护研究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设计并制作了一个3层基础隔震钢框架实验模型,用SAP2000软件对实验模型进行了软件模拟分析,估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所需要的刚度。通过对165条近断层地震波的试算,初步确定实验时软碰撞限位器的预留距离。(2)通过理论分析试算出限位器刚度,设计并制作了三类弹簧限位器和三类U型钢板,进行实验,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设计了四种直径不同的铅棒,根据实际情况将四种铅棒与三类U型钢板限位器进行组合,形成U型钢板I型铅棒组合限位器。(3)对9种弹簧限位器工况与23种U型钢板I型铅棒组合限位器工况,选取了编号为1120的近断层地震波,在振动台上完成基础隔震结构的软碰撞限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隔震层位移、层间位移、各层加速度及限位器变形等数据。(4)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弹簧限位器具有很好的弹性性能,优选弹簧限位器参数,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软限位可控制隔震层变形,隔震结构体系减震效果良好。U型钢板I型铅棒组合限位器在实验中也表现出了优秀的自复位功能,铅棒在U型钢板提供的恢复力作用下能够往复变形,取得了较好的限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