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哲学基础研究之反思与改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的变革与哲学存在着天然的血肉关系。对课程的哲学基础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哲学的课程意义和价值的揭示。课程的哲学基础是课程存在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动力。通过整理和分析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的相关研究文献表明,哲学不仅在历史上对人们作出课程的有关重大理念和实践方面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将来仍然是课程不断发展和变革的依据。当我们在作出课程规划和安排时,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以哲学为依据。或者说,深层次隐含着哲学的理念。近几十年来,我国课程的哲学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研究的话语权不统一,没有科学范式;存在浅表性,缺乏理论深度;视野比较单一,忽视整合研究。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而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因此反思课程理论基础研究的困境,必须反思其哲学基础。论文认为哲学论域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课程观及其编制过程,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以整体的机制左右着课程理念的发展和课程实践的变革。
其他文献
目前许多水电厂将中控室设在地下厂房内 ,因周围环境潮湿、噪声大 ,给长期工作在地下厂房的人员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改善地下厂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将现有的设备实现地上控
学位
行业企业现代化水平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教育市场化问题的出现而不断提升,完成具体职业岗位任务所需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要求的智能化水平也有了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
刘道玉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八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他的人生阅历丰富、教育思想深邃、办学经验丰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