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树种应用现状评价与调整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指出科学合理的树种应用是提高体系中城镇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标准。针对哈尔滨城市试验点的建设,分析以往的树种普查资料并进行实际的调查,发现树种应用单调、缺乏科学的配置,影响了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进行系统、科学的树种材料评价,根据不同的指标、参数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将植物的设计和运用建立在科学、合理、高效的基础上,才是改善环境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论文从树种的生态效益、生态适应性和树种的景观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形成对建设哈尔滨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有指导意义的植物材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环境特点和评价指标,运用一定的权重比例关系对树种的各方面指标进行有主有次的评价和调整,从而使树种的选择达到符合特定环境要求的目的。 在树种评价的过程中采用LAI-2000型树冠仪测定树种的叶面积指数,同时测量树木树冠面积,二者乘积可近似看作树种绿量值。在所测定的15种树种中,从绿量大小的指标来看:接骨木、山里红、金银忍冬、百花花楸是很好的绿化小乔木;鼠李、黄刺玫、胡枝子、紫穗槐是较好的灌木树种。 采用DLY-25型大气离子测量仪,并且配套使用皮尺、测高仪等工具测定了黑皮油松、蒙古柞、核桃楸、兴安落叶松纯林的负离子值。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进行实验测得了5月、7月和9月所代表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中36个树种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和蒸腾吸热量,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类型分别得出固碳释氧量和蒸腾吸热量的强、较强和弱的树种。 1、在乔木树种中,强的依次为杏、山丁子、山皂角、枫杨;较强的依次为黄菠萝、水曲柳、山楂、梓树、野梨、稠李;弱的依次为旱柳、蒙古栎、紫椴、五角枫。 2、在小乔木中,强的依次为垂枝榆、树锦鸡儿、接骨木、火炬树、文冠果;较强的依次为华北卫矛、暴马丁香;弱的依次为花楸、李子。 3、在灌木中,强的依次为黄刺玫、松东锦鸡儿、柳叶绣线菊;较强的依次为红瑞木、锦带花、小檗、东北珍珠梅;弱的依次为毛樱桃、鸡树条荚迷、东北山梅花、鼠李、东北溲疏、紫穗槐。 4、在3个月中小乔木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乔木、灌木次之。 5、大多数树种的固碳释氧量在3个月中是先升后降,说明在7月份光合作用强。 论文考虑到树种在生态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并且以图片的形式反映出树种各自形态上的特色、季节变化,并总结了部分树种在历史、习俗上的含义,突出树种的文化特色,归纳了树种的物候期数据。在评价指标的确定、实验以及数据搜集基础上,进行哈尔滨市树种应用调整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进行树种调整的思路,并且运用范例说明调整的操作过程。
其他文献
景观格局破碎化的研究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景观破碎化深刻影响景观格局、功能和过程,与自然资源保护密切相关,对于景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境质量的影响具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各种新型建筑的出现,充分推动了各种新型技术与工艺材料的进步,建筑企业应当以此作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契机,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giensis,Bt)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其在芽胞形成的同时能够产生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对多种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害
铁线莲属(Clematis L.)花型独特,花色多变,素有“藤本皇后”的美誉,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然而该属植物的耐热适应性普遍不佳,也成为其在我国江南地区园林应用中的主要
在现代社会的施工中,由于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要求的楼层高度提升,建筑企业对于施工升降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施工升降机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送到需要的楼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的迅猛,该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发展建筑行业,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稳定增加的局势.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