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叙事空间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_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门罗(1931-)享誉加拿大文坛,于20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三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加拿大作家。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也促进了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展。她的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赋予了小说本身一定的空间基础,突显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洞察力,女性独特的感受和视角,展现女性形象的复杂多样,敏感多思且独特的个性,揭开了女性的成长历程。  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Open Secrets,1994)是门罗的第八部作品,是其南安大略哥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对于该作品,国内尚未有相关研究。国外主要研究门罗的《逃离》等作品,涉及《公开的秘密》的研究较少。其中主要从女性主义、心理学、文化等角度研究《公开的秘密》中的《忘情》、《荒野小站》两篇短篇小说,目前只有一篇论文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其中的短篇小说《荒野小站》。  本文对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叙事空间进行探讨,运用爱德华·WH·苏贾的空间认识论,将该小说划分出三个层次:真实空间、想象空间及第三空间。第一空间认识论被看作物化的物理空间,偏重于客观性,可以从外部形态直接把握。第二空间认识论是通过话语构建空间,精神性的空间活动来完成的,被视为精神的建构。苏贾在传统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第三空间的基础是通过“真实”的物质空间和空间性的“想象”来实现的,同时包含两个空间并超过二者之和,是一种创造性的组合和拓展,展现文本空间中的文化、历史、身份等的逻辑关系,具有无限性和开放性。  本文运用叙事空间理论分析荒僻宁静小镇中的平儿女子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爱情、婚姻、家庭及环境变化的两难处境,探索其中的成长母题。正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指出小说中的三个真实空间:窗、房屋、卡斯泰尔斯小镇。这三个空间由小至大,逐层包含,应和了人物自我、自我与外部,自我与社会之间的次递碰撞。然后,从阿尔巴尼亚、宇宙飞船、信这三个想象空间分析小说人物在生活的阻碍中挣扎与成长。最后,这一部分对真实空间与想象空间的解构、重组形成第三空间,从个人、两性、历史方面分析人物的思想意识变化,两性的矛盾与融合以及社会历史形态特征。本文通过人物在不同空间中的体验,分析小说人物在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碰撞中提升自我的过程。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非裔黑人女作家,因其卓越的才华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首位黑人女作家获此殊荣。莫里森清楚地意识到,黑人的种族尊严和身份是建立在一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历史,社会学和人类学均有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作家。他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1976年获得诺贝
要想在新的教育系统中获得学术成功,留学生面临的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新的学术环境,而很多留学生在到达他们留学的学校时,都未能意识到他们必须得克服的巨大的适应困难。广西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