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关系到高等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其工作性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亲和力来教育大学生、感染、感召大学生。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亲和力,就要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亲和力水平的构成要素,找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因素,探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对策,使得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满足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心理期待,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理论、现实意义,并且通过对国内国外学者文献研究作了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从亲和力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概念作了一般概述,把其构成要素概括为政治信仰定力、理论魅力、人格吸引力、情感感染力、课堂讲授能力这五个方面。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的理论依据,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以及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有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方法有所创新,也发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现出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对学生的热爱、人格吸引力不足、教学生动力薄弱和师生互动性不强等亲和力弱化的现象,并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弱化的表现以及弱化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部分是整篇论文的重点,从教师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应当遵循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互动性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育德与育心相结合的原则;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高校来讲,应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亲近感与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