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烧蚀金属丝制备铁基纳米粒子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粉末制备技术中,激光烧蚀法因可获得纯度高、粒子直径小、分布范围窄的纳米粒子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传统的激光烧蚀法制备纳米粉产率较低,阻碍了该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发了激光烧蚀金属细丝制备纳米粉末的新方法,它可有效克服激光烧蚀块状靶材和激光烧蚀金属小球方法制备纳米粉末的缺点,大幅度提高激光能量利用率,从而较大地提高了纳米粉末的产率.该文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装置,并以细铁丝为靶材,系统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纳米粉末的形成机理和纳米粒子粒径分布特点、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激光烧蚀金属丝法所制得的纳米粒子均为球形,基本不存在硬团聚现象,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大多数粒子粒径集中在5~50nm,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大致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纳米粒子氧化状态可由氧分压控制,载气中有氧(氧分压高于0.01MPa)时,主要生成γ-Fe<,2>O<,3>,当铁丝周围环绕的载气仅为氮气时,可以在大气中一步生成表面钝化的Fe纳米粒子.纳米粒平均粒径受激光功率和载气气压影响较大.随着激光功率和载气气压的增大,平均粒径减小.激光脉宽对粒径影响不大.纳米粒子的产率主要受功率影响,随功率增大,产率提高.
其他文献
学位
静电纺丝技术能够直接、快速、连续的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已成为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支架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以下特性:1)模拟原生细胞外基质
学位
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以及它在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TiO2分类为三种晶型:钛锐矿,金红石和板钛矿。由于金红石的高化学稳定性,大的比表面积和低成本的优点,它更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材料。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水热法具有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制备的晶体结晶性好,无需后续处理等优点,因此采用水热法是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