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16层CT肺部低剂量扫描应用技术研究 目的 探讨低剂量16层螺旋CT在胸部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收集150例健康体检低剂量胸部CT,包括CT未见明显异常121例,肺慢性炎性结节或钙化纤维疤痕灶29例。男89例,女61例。身高1.52~1.82m,平均1.66m,体重45~86kg,平均63.13kg。采用TOSHIBAAquilion16层CT自肺尖至肺底扫描。扫描参数:准直1mm,螺距15(0.938),FOV 280~330mm,120kV,0.5s/Rot。重建层厚肺窗7mm,纵隔窗10mm。每一位病人首先给予10mAs剂量的扫描,如果质量良好,则给予肺尖区5mAs剂量的补充扫描;如果质量欠佳,则给予20mAs剂量的补充扫描,若还是欠佳,则给予30mAs剂量的扫描,依次类推,直至最后图像适合筛检。结果 1、全部病例在20mAs及更小剂量条件下获得可以用于筛检的图像,不必使用高条件。多数病例在10mAs条件下可以获得适用于筛检的图像(96例,64%),少数可以用更小剂量(16例,10%),其余需要稍高条件(38例,26%)。2、10mAs剂量组肺窗、纵隔窗图像均良好,补充的5mAs肺窗图像良好、纵隔窗图像欠佳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1.00~1.03;3、20mAs剂量组肺窗、纵隔窗图像均良好,10mAs肺窗图像良好、纵隔窗图像不佳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1.13~1.22;4、10mAs剂量组肺窗、纵隔窗图像均良好,5mAs肺窗、纵隔窗图像均良好者,其身高体重比的95%可信区间0.83~0.88。结论 身高体重比小于0.9时可采用5mAs,0.9~1.05时可采用10mAs,大于1.05时应采用20mAs,作为筛检,一般可以不用更大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