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石化公司催化重整装置设计原料为青海、长庆和北疆原油为常减压原料的石脑油组分,装置开工后,特别是近几年,其原料中硫含量、氯含量较设计值大大提高,装置的腐蚀问题,特别是预处理系统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装置非计划停工检修的次数和设备、管线更换的频次增加,增加了装置的成本,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全、长周期运行。
装置原有的腐蚀防控手段较为简单,难以遏制由于腐蚀介质含量增加引起的腐蚀加剧。本文通过对预处理系统原料以及低温部位的水样分析,确定引起腐蚀的介质主要为硫和氯,通过对腐蚀严重的塔(C102)顶部馏出线、离心泵(P107)叶轮以及回流阀阀芯的腐蚀产物分析,讨论各部位的腐蚀形态及腐蚀成因。为了有效控制预处理系统的的腐蚀,采取了一系列工艺防护措施。
为解决直馏石脑油的氯含量高给装置带来的腐蚀和堵塞问题,装置新增脱氯工艺,以脱除加氢反应后所产生的无机氯化物。首先在实验室对三种脱氯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不同的温度、空速以及原料氯含量对氯容的影响,找出合适的脱氯剂引入装置进行工业应用。
为了解决预处理单元拔头油硫含量高和氯腐蚀的问题,将重整原料预处理单元改为先加氢,再蒸馏脱水,后拔头的全馏分加氢流程,使预处理系统的腐蚀集中到预加氢工序中,从而缓解了预分馏工序的腐蚀。
流程改造之后,腐蚀前移至加氢精制和蒸馏脱水工序,为了降这些部位低温系统的腐蚀,将HFY-103缓蚀剂引入装置进行的工业实验。首先,在实验室对该缓蚀剂进行性能测试,测定其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效果,在随后的装置工业试验中,通过对注入缓蚀剂前后水样中pH值、铁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的检测,确定该缓蚀剂对预处理系统低温部位的缓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