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对淋巴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7EN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淋巴瘤为一大类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异常或者免疫缺陷的人群。有研究表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较高。本研究系统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与淋巴瘤病理类型和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42例淋巴瘤患者,分析淋巴瘤患者的乙型病毒肝炎的感染率,乙型病毒感染与淋巴瘤类型的关系、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包括肝功能的影响,以及淋巴瘤预后的影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随访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利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42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B细胞占72.1%(535/742),其中DLBCL患者占43%(319/742),非霍奇金NK/T细胞22.5%(167/742)。2、分析了516例有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详细资料的患者,其中HBV未感染组(全阴组和仅HBs Ab阳性)占51.2%(264/516),现症感染组(HBs Ag阳性)12%(62/516),既往感染组(HBs Ag阴性HBc Ab阳性)36.8%(190/516)。3、年龄(≥60岁)(χ2=11.725,P=0.001)、脾脏受累情况(χ2=4.276,P=0.039)与HBV感染(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7%(17/252)(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在治疗中出现了HBV的激活,其中70.6%(12/17)为现症感染者,仅29.4%(5/17)为既往感染者。HBV激活的17例中76.5%(13/17)在观察期内死亡,69.2%(9/13)为淋巴瘤相关死亡,30.8%(4/13)为乙肝进展死亡。5、在接受系统化疗的405例淋巴瘤中存在HBV感染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害(HBV未感染和HBV感染分别为52.6%和57.6%,P=0.012)。这种结果也发生在293例接受系统化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HBV未感染和HBV感染分别为46.1%和56.6%,P=0.009)和178例接受系统化疗的DLBCL(HBV未感染和HBV感染分别为42.0%和59.8%,P=0.027),提示化疗中两组肝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在治疗中4.8%(3/62)(HBs Ag阳性)进展为乙肝进展为重型肝炎,3.2%(2/62)转化为原发性肝癌症,4例相关死亡,HBs Ag阳性导致6.5%(4/62)患者死亡,HBs Ag阴性患者治疗中仅有1例0.2%(1/454)进展为肝癌后死亡。7、516例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期61月,无HBV感染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4月,较HBV感染患者生存期49月延长(P=0.022)。进行病理分型发现,B-NHL患者HBV现症感染组生存期32月明显低于既往感染组和HBV未感染组(二者分别为65月和69月,P=0.007和P=0.004)。现症HBV感染DLBCL患者生存期12月明显低于未感染HBV者生存期66月(P<0.001),亦与HBV既往感染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临床分期程度(Ⅲ/Ⅳ)、化疗中肝功能损伤与预后差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临床分期程度(Ⅲ/Ⅳ)、化疗中肝功能异常是影响HBV淋巴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48.8%(252/516)淋巴瘤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其中现症感染占12%(62/516);淋巴瘤患者更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包括HBs Ag(+)和HBc Ab(+)),提示HBV在淋巴瘤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2、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年龄更大,脾脏更易受累,化疗中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更高。3、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的激活,也会增加乙肝相关的病死率。4、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是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尤其现症感染是包括DLBCL在内的B-NHL的不良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1)调查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出院前感知的出院准备现状;(2)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影响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因素;(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方法:本研究选取延安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2月心血管内科430名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出院准备度及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
目的评估术后3个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术后3个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术后3个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时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骨科病区因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后3个月
目的: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和延安市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探索利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构建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评估人免疫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水平,分析影响模型构建的因素,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进一步构建前列腺癌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并观察模型中肿瘤生长情况,以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特点并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想的临床前动物模型。方法: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献血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er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手脑感知训练结合作业治疗对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部感觉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脑卒中上肢及手功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66例慢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为手脑感知组(n=33),对照组为作业治疗组(n=33),每组干预时间:每周5天,每天40min,共4周。评定包括:感觉评估采用Semmes Weinstein单丝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