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展演”与当代黔东南民族作家的文学想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地,那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那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那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保存完整的唐宋风格的民居建筑,成为黔东南独具一格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文化展演”已逐步融入到了黔东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受大环境的影响,当地的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展演”意识。对于那些自幼成长在黔东南苗乡侗寨里的民族作家而言,滋养他们的不仅是黔东南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还有贯穿于其精神、心理、生理等方方面面的民族文化展演体验,都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催化剂或助燃剂。本文以黔东南民族作家韦文扬、潘年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方法,联系“文化展演”理论,对两位黔东南民族作家的文学想象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两位作家成长的文化背景找到进入其文学世界的突破口,进而比较两位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客观地把握民族作家创作的某些特色和规律,从而探讨“文化展演”对两位民族作家文学想象的影响。本文除绪论外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以苗族作家韦文扬的“苗山”系列小说为参照,结合作家自身的苗族文化背景,从文化渗透和人物塑造的双重角度,解读韦文扬在“文化展演”意识下是如何对苗族文化进行文学演绎的。第二章从侗族作家潘年英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入手,探讨童年经验与其文化自觉及文学创作的关联;通过解读潘年英的文化身份,论述侗族文化在其文学创作中呈现的两种“展演”形式,即根植于故乡的民族志书写和源于生活经历的文学表达。第三章对黔东南民族作家韦文扬与潘年英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两位民族作家文学创作的共性特征和规律,以归纳和概括出“文化展演”对于他们文学想象的影响。
其他文献
陈维崧与冒褒、冒丹书叔侄合编《妇人集》,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书之集纂,固然部分内容源自编者昔日耳闻目睹的明季遗事,但更得益于水绘园关涉的殊多奇异女子以及招徕的大江
安溪茶叶(简称溪茶,下同)起源于唐末,兴于清朝,盛于当代,尤其是明末清初发明创制了乌龙茶和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后,给安溪茶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安溪乌龙茶已引起世人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信息呈指数级的“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图像视频信息,这导致巨大的信息数据与有限的存储介质和传输信道带宽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图像视频压
延时装置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近年来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要求,在系统中,开始开展新型的低压数字延时电路的研究工作,克服高压大电流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在保持数字延时电路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5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此为根据对老年心血
给出了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S精益管理的背景,介绍了6S精益管理的涵义及来源,总结了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S精益管理的特点:明确组织,落实责任;计划过程,稳步推进;
光学双稳态理论发展至今已三十余年,其间基本理论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也有大批新型的器件问世,但这些应用研究基本上集中于光控逻辑领域,到目前为止对于光学双稳态特性在显示技术中
传统聚落以及传统聚落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传统聚落形态的形成不仅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当地社会文化与建造技艺的共同结果。中国
随着现代战机性能的飞速提高,智能空战决策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空战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冲突分析的思想,通过研究全视距态势评估技术,目标智能分配技术、机动决策技术等,设
目的分析鼓膜切开置管术结合曲安奈德治疗急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三个周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