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的基本生活包含衣食住行,其中大部分居民的衣食行都得到一定程度满足,而住房问题却成为愈发突出的问题。居民的基本生存离不开住房,目前只有建立配套的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存,提高居民生活的满意度。面对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政府为了缓解住房矛盾,建立配套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发展策略,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明确提出保障性住房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要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家庭的住房问题,缓解住房压力。在住房保障体系中还包含供应、协调、分配和补贴机制。保障性住房这一策略一经提出,就引发大量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注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更关注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公开性、透明性,还关注保障性住房的价格等等。住房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社会进步的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为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政府和企业选择福利分房,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分房策略已经淘汰。住房市场同其他的市场一样,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格问题成为住房市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此价格机制成为最基本的调节机制,决定着住房政策能否良好的开展。论文以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为研究主题,通过研究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经验和我国经济适用房的现状,对影响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因素做了具体分析,再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保障性住房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和价格运行机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又相互促进。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保障性住房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指导住房保障工作实践的价格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包括对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找出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沈阳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几点建议,为沈阳市政府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