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的青藏高原试验区云和降水过程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使用变分客观分析方法处理典型区域数个站点的探空观测数据,使之与大气上下边界的通量相结合,保持观测的气柱总质量、动量、水汽和静力能守恒,建立以那曲为中心的青藏高原试验区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针对高原试验时段(2014年8月),使用了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多源资料,包括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L波段探空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CERES卫星产品,以及第三次高原试验期间的边界层观测资料,输入到物理协调大气分析模型中生成了2014年8月份的热动力协调数据集,并利用该数据集对青藏高原试验区夏季云和降水过程的热动力特征进行分析:变分客观分析后的垂直速度场能更好地与实际观测的对流降水过程相吻合;在深对流降水期间,高层含云量较多,整个大气层是强烈的上升运动,浅薄期高云含量少,上升运动仅能延伸到300hPa左右;深厚系统降水期间低层更暖更潮湿,可获得的不稳定能量更多,CAPE值偏大,浅薄系统降水期间CAPE值较小,但两类降水时期的CIN值变化不大;深厚对流降水期视水汽汇Q2的加热作用可以延伸到200hPa,而浅薄期仅到340hPa左右;对于两个降水期Q1在低层大气都表现为明显的冷却作用,而在深厚期中高层Q1存在两个加热中心,中层Q1的大小与相应的Q2基本一致,只是由于较强垂直运动的作用导致Q1的大值中心高于Q2,故中层Q1主要受较强的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加热的影响,而高层Q2趋向于0,Q1在该层出现大值主要是受空气中大量的过冷云水凝结成冰晶形成高云时释放的热量所影响;在浅薄期中高层Q1只存在一个加热中心,与Q2对应一致,大气的加热主要来源于水汽的凝结潜热释放。由于边界层综合观测所提供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源资料不具备长期性,故采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做替换,建立长时间序列的热动力协调数据集(2013-2016),经过对比分析表明使用两种资料对模型最终得出的数据集影响较小。利用该数据集对高原全年的大气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干季和湿季的降水过程的大气热动力特征进行分析:试验区上空的气温呈现较强的季节变异性,5月初和9月底分别经历温度的剧增和剧减过程,而在高空100hPa左右温度季节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水汽混合比与降水量有着密切的正关系,水汽主要集中在300hPa以下,最大值可以达到10g/kg以上;在干季,降水率明显偏少,相对湿度主要集中在400~250hPa之间的中层大气,云量也主要集中在中低层,垂直速度很强,气柱在300hPa以下表现为上升运动,在300hPa以上表现为下沉运动,上升运动的强度是下沉运动的两倍,Q1与降水过程相关特征不明显,500hPa以下主要为冷却作用,Q2绝大部分时间表现为负值,夜间02时Q2的加热作用最强;在湿季,降水密集,低层大气多受南风影响,相对湿度大值中心主要集中在300hPa以下的中低层大气中,而高层相对湿度、高云云量与降水过程表现地更为紧密,在发生降水过程时,整层气柱都对应着明显的上升运动,Q1在低层大气起冷却的作用、在中高层大气起加热大气的作用,在夜间02时,低层出现的冷却作用会更加明显,Q2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加明显,在有降水发生时整层基本为正值,极值位于450hPa左右,无降水时Q2的垂直结构正好相反,夜间02时Q2的加热作用达到最强,也从侧面反映出高原夜雨频发的现象。
其他文献
黄安伦先生是现代极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其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涵盖室内乐、舞剧、歌剧等多种体裁,堪称作品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刚从
高速、高精度的直线进给运动中需要采用可以实时进行位置检测的直线导轨副进行精确定位。因此可以通过将直线导轨副与位置检测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检测技术与被测系统的
作为记录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科技文献在科技领域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科技文献成几何倍数增长,人工筛选信息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对科技文献进行数据
GRAPES_gcas(GRAPES Cloud Analysis System)即GRAPES云分析系统,融合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卫星资料和地面云观测资料,从而调整模式生成的云信息。GRAPES云分析系统的研究
贾森·雷特曼(Jason·Reitman)是美国著名的青年导演,他在而立之年就凭借《朱诺》和《在云端》获得奥斯卡的多项提名,在美国甚至全世界声名大噪。纵观雷特曼的影片,故事情节相
全双工(FD)无线通信已被视为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使得两个节点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上进行双向通信,在提高容量和频谱效率以及增加吞吐量方面具有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隐患。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病毒层出不穷,安全性方面的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引起猪的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PEDV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各种年龄和
本研究工作通过集群协作频谱感知(CCSS)创新技术分析了能效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协调多个集群组成一个集群组,使用一个具有感知信道最高移动能力特征的中心集群组,协作集群合
未来无线网络需要满足高吞吐量的3D视频数据,虚拟现实(VR),社交网络,电子银行,互动游戏等对视频服务爆炸式增长的需求。随着小小区和电子设备的增多,将面临更多的干扰,这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