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流动学前儿童行为养成、认知观念以及人际交往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最弱小的流动人口,流动学前儿童情绪问题突出,需要及早关注和干预。在济宁Y幼儿园调查发现,流动学前儿童易暴易怒、情绪认知能力弱、情绪管理能力差、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较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与同伴交往中产生社交障碍。以人格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为其中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的流动学前儿童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使流动学前儿童掌握情绪管理方法,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辨别情绪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笔者通过观察以及对老师与家长的访谈,对流动学前儿童情绪管理进行需求评估,发现流动学前儿童情绪辨识度较低、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应该提高其情绪认知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为服务对象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情绪管理小组共设有5次小组活动,通过设置“角色扮演”、“情绪涂鸦”以及“情绪连连看”等具体情境来提高服务对象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组员的表现,在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估与反思,对小组活动内容不断优化和调整,最后进行结果评估。通过小组工作的介入,流动学前儿童掌握了情绪管理的方法以及辨别情绪的能力,小组目标基本达成。实践研究证明了情绪管理小组工作的优势以及发展幼儿园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情绪管理小组工作中,儿童的家长参与不足,社工介入技巧有待提升,社工角色模糊,有待于在以后的实践研究中加以改善。笔者从家庭、幼儿园、社区教育及政府四个方面提出建议:首先,重视家庭教育;其次,改善幼儿园教育;再次,推进社区教育;最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