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了第六次并购浪潮,伴随着公司并购的兴起,为牟取暴利和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恶意并购也应运而生。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反并购市场,我国反并购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方面都有很多待提升的空间。宏观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律框架模糊,反并购合法性缺失;第二,我国政策上对于并购更为支持,而对反并购加以限制。微观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多数企业反并购意识淡薄,不了解反并购策略;第二,我国上市公司多数股权结构分散,容易遭到恶意并购。鉴于我国的宏微观环境,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反恶意并购总是以失败告终,因此,研究反并购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帮助我国企业在面临恶意并购时,更加理性地选择和运用反并购策略。本文选取爱康国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爱康国宾反并购美年健康的具体策略影响,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博弈模拟。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取的反并购策略,并对我国并购市场、反并购市场的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反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导致我国企业可以合法使用的反并购策略存在限制,直接造成多数企业无法理性应对反并购。其次,分别介绍了爱康国宾反并购美年健康的历程以及两者的动因,进一步分析了爱康国宾主要反并购策略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绩效。最后,根据对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绩效的分析结果,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模拟了“毒丸计划”和“白衣骑士计划”下双方博弈(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的最佳稳定策略,并对最佳稳定策略与实际策略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结论:(1)爱康国宾成功反并购,但私有化受阻,且伤及自身发展;(2)爱康国宾“毒丸计划”策略存在缺陷;(3)爱康国宾“白衣骑士”计划能够促使双方采取最佳稳定策略。启示:(1)企业应当建立事前防御体系;(2)企业应当理性应对恶意并购,合理运用反并购策略;(3)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反并购法律法规制度;(4)我国监管机构应当完善监管调控体系。本文的主要贡献:立足于反并购市场的实际情况,引入演化博弈分析反并购案例,具体分析和评价了反并购策略的实施效果和博弈结果,提出了对反并购市场行为的验证观点,为其他上市公司在反并购策略的选择与创新上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