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睡眠在维持体内稳态和促进个人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青春期向成人阶段转变的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饮食习惯、膳食摄入以及睡眠模式均具有一定的时期特异性。本研究拟通过对青岛某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阐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大学生饮食习惯及微量营养素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睡眠质量与血液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和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纳入青岛某大学共676名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其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身高、体重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评价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根据PSQI评价标准将纳入对象划分为睡眠质量不良人群和睡眠质量良好人群。通过膳食频率问卷调查早餐、夜宵、零食、烧烤油炸食品以及方便食品的摄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一饮食习惯与睡眠质量不良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五种饮食习惯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不良饮食习惯评分,评分为0表示没有不良饮食习惯,评分为1-5分则分别表示有1-5项不良饮食习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饮食习惯评分与睡眠质量不良的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调查法获得大学生的微量营养素及食物组摄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微量营养素摄入水平与睡眠质量不良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针对与睡眠质量存在关联的镁、钙元素,通过建立“富镁”及“富钙”食物模式评分并探讨其与睡眠质量不良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此外,本研究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进行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血清25(OH)D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血清25(OH)D水平及临床指标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676名在校大学生平均睡眠时长为7.76±0.73小时,其中17.90%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研究对象的PSQI平均得分为4.93±2.54分,其中38.82%的大学生属于睡眠质量不良。日间功能障碍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而催眠药物对整体睡眠质量影响最小。此外,存在熬夜玩手机习惯和被室友影响休息的人群PSQI得分及睡眠质量不良率均更高(P值均小于0.05)。针对大学生饮食习惯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每天吃早餐”的人群相比,“每周吃早餐少于4天”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为1.90(1.00,3.64)。与“从不吃零食”的人群相比,“每周1次以上”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为2.09(1.33,3.31)。与“从不/很少吃油炸烧烤食品”的人群相比,“每周吃油炸烧烤食品1次以上”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为2.99(1.81,4.94)。与“从不吃夜宵”的人群相比,“每月吃夜宵1次以上”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为2.53(1.43,4.48)。与“从不/很少吃方便食品”的人群相比,“每周吃方便食品1次以上”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为2.34(1.33,4.14)。通过建立不良习惯饮食评分,与得0分的人群相比,得1分、2-3分、4-5分的人群的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依次为1.56(0.59,4.12),2.41(0.98,5.91)和4.37(1.85,12.11)。针对大学生微量营养素水平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显示,镁摄入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睡眠质量不良的患病风险边缘性降低31%(OR:0.69,95%CI:0.48–1.00)。钙摄入水平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睡眠质量不良的患病风险边缘性降低15%(OR:0.85,95%CI:0.70–1.05)。与富镁食物模式评分处于第一分位的人群相比,处于第二、三、四分位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依次为0.61(0.36–1.05)、0.62(0.36–1.07)和0.40(0.22–0.73)。与富钙食物模式评分处于第一分位的人群相比,处于第二、三、四分位的人群,睡眠质量不良的OR(95%CI)值依次为0.70(0.41–1.21)、0.58(0.33–1.00)和0.50(0.27–0.94)。睡眠质量不良与血红蛋白(r=0.12,P=0.01)和白细胞计数(r=0.12,P=0.02)呈正相关。此外,睡眠质量不良与血清25(OH)D呈负相关(r=-0.32,P<0.01)。结论:青岛某大学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不良率较高。具有不吃早餐、吃零食、吃烧烤油炸食物、吃夜宵、吃方便食物不良饮食习惯的在校大学生,其睡眠质量不良的风险可能较高。富含钙、镁食物摄入水平较高的在校大学生,罹患睡眠质量不良的风险可能较低。此外,睡眠质量与多项血液学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