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温度隐喻对比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瑰宝,都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当前,对唐诗和宋词的研究不胜枚举,主要涉及鉴赏、意象、流派、翻译等,而对二者的温度隐喻研究尚为少见。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唐诗宋词中的温度词语料进行穷尽性的分析,确立唐诗与宋词中涉及的温度概念隐喻并分析各个隐喻的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投射特点,然后对唐诗与宋词中涉及的温度概念隐喻、冷暖意象进行比较,并从人的基本经验、时代与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分析异同产生的经验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身体体验是形成抽象概念的基础,人们常用基于身体体验的概念表达非身体体验的概念,即用更具体的概念表达抽象的概念。作为人的基本认知域之一,温度概念可以通过隐喻投射到温度感知以外的概念域。为了更为系统地比较唐诗与宋词中涉及的温度隐喻的异同,本文将温度词分为热感温度词和冷感温度词两类来进行研究。本文语料来源于《全唐诗》与《全宋词》,从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如李白、杜甫、柳永、李清照等14人的3,636首诗和2,227首词中筛选出含有温度词的句子并进行分类整理后,通过对所选语料的系统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唐诗和宋词中温度概念隐喻投射范围大同小异,如感情、视觉、事物的状态、疾病等9个概念域在唐诗和宋词中都有所涉及,但宋词中出现的态度域并没有出现在唐诗中。同时,同一投射范畴中的具体映射在唐诗和宋词中也有所区别,例如,当温度域投射到事物的状态域时,唐诗中的映射更倾向于萧条的状态,而宋词中的映射则更倾向于凝固的状态。(2)唐诗和宋词中冷觉温度词出现的频率都高于热觉温度词,相对于唐诗,在宋词中冷觉温度词出现的频率更高。(3)唐诗和宋词中冷觉温度词多用来表示消极概念,如坏的情绪、冷漠的态度等。唐诗中的热觉温度词多倾向于表示消极概念,如焦虑的情绪,生活的艰辛等,而宋词中的热觉温度词多用来表示积极概念,如愉快的情绪、温和的性格等。(4)共同的身体体验、语言文化的传承、特殊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风格等原因分别造成了上述异同的产生。总之,本文通过对唐诗与宋词中代表性人物的诗词所涉及的温度隐喻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比较,揭示了唐诗与宋词中温度概念系统的建构特点,反映了其中冷暖意象的呈现特征并探究了其成因。本文的研究发现进一步验证了人类的认识基于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的观点,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隐喻的认知研究,并为唐诗和宋词的赏析及翻译等提供了一些认知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另外,理解唐诗宋词中的温度隐喻义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词,同时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进而有效地推广汉语,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加深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其他文献
目的: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1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研究表明,Mi
彩票属于无记名的有价证券 ,有纸型的彩票既表彰一定的权利 ,也具有“物”的属性 ,又可以作为一种合同凭证。彩票所表彰的权利 ,在开奖之前 ,属于债权的期待权 ;开奖后中奖的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软坚止痛膏治疗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7年在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重度癌痛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因创伤小、肿瘤局部控制率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125I粒子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相关的体外基础实验研究也在逐
<正>工会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国营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
《刑法修正案(八)》新设了刑法禁止令制度,明确法院在确有必要时可以宣告禁止令,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以确保商业银行能够稳健经营。银行操作风险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巴林银行破产倒闭案件及日本
乡贤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描述乡村特定阶层的话语,与当下乡村社会现实阶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当前媒体与学者所热议的"乡贤",一般而言是城市中以知识
“是……的”句式是现代汉语里一个被广泛运用的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属于重点问题,在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属于难点性问题。关于“是……的”句式的句法、语义特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载体,做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通过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