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墨子》中判断句的结构和使用。从中可以看出,类同关系不仅是墨家语言论的重要范畴,而且在《墨子》判断句的结构和使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章继前一章单句研究之后,研究《墨子》复句。《墨子》复句可分为几个类型:假设复句、因果复句、让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五种类型的复句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这是本章重点考察的内容。第四章简单对比了中西方逻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或”、“止”、“尽"、“假”等八种七类论辩的具体法式。从它们的文字意义、哲学意义、逻辑意义入手,考察这些法式的形式和功能。第五章抽取《墨子》说理文的一般要素,对这些要素作归纳分类,探讨它们的性质,可以深入探讨“说理文体制”。《墨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以重逻辑、语言质朴著称,其说理散文独具特点,通过考察《墨子》说理文的要素,可以进一步了解墨子的观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