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歌音乐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民歌是徽文化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2008年作为口头艺术的徽州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推动了徽州民歌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了徽州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徽州民歌中的音乐文化,能够反映徽州区域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的风貌,通过对徽州音乐文化的了解,可以增强地方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因此在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当下,调查与研究徽州民歌,是促进地域文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借助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即用民族学、地理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多视角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方法,以区域文化的视角,从徽州民歌的发展历史、文化生存、传承现状等方面着手,从调查资料中做出分析、从参与体验中得出结论,就徽州民歌音乐文化的文化内涵、音乐特色、社会功能、传承保护等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第一章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中心,通过多次实地考察,采访多位传承人、民间歌手和当地音乐学者,论述徽州民歌的挖掘历史、传承保护现状及民歌传承实践经历。第二章以徽州民歌的生存环境为切入点,通过对徽州民歌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民俗文化环境实地调查和研究,探讨徽州民歌的生成与发展规律。第三章以徽州民歌的音乐文化为重点,探析徽州民歌中体现的本土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分析徽州民歌音乐文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第四章以徽州民歌的音乐体裁为中心,通过分析徽州民歌各体裁在音乐形态上的特征,探析徽州民歌音乐体裁的形成与音乐文化的关系。第五章以徽州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及其社会功能作用为要点,针对性的分析论述徽州民歌的音乐文化特征,探究徽州民歌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弘扬徽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论述当下传承与发展徽州民歌对增强地方民族文化自信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北方地区河流普遍存在污染严重、环境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综合治理和统筹管理的"点(点源)-线(河流)-面
对列车端部的结构进行研究,改进并提出一种新型的清洗方案。通过对当前列车端部清洗技术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列车端部清洗中的死角问题,分析当前列车端部清洗中的
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政教育
为了在空间机器人捕获卫星操作过程中保护关节不受冲击破坏,在电机与机械臂之间加入了一种弹簧阻尼装置(SDD)。该装置不仅能够吸收、消耗冲击能量,还能配合柔顺策略将冲击力
为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求在城市化影响下的耕地资源的发展变化,利用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分析湖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协调性,采用GIS技术探求其空间特征。研究
本文以文献和实地调查为依据,试图对西藏自治区百年报业(1907-2009)发展的历史、基本特色、媒介地位和功能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述评,以"报告"形式展示西藏报业的整体状况,展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