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是基于村民意愿的村庄规划,目的是为基于村民意愿的村庄规划在编制、实施和管治上提出一种新的可行策略。伴随着村庄规划被纳入城乡规划体系,村庄规划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当下的村庄规划正在从“政府主导”向“村民主导”进行过渡。“尊重村民意愿、让村民有效参与”是村庄规划今后发展的重要关键。笔者在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村庄规划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管治、村民意愿构成特点、负面清单管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秉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对法治政府理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绿色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和“重塑村庄自组织性”来有效解决村庄规划中“政府规划作为”和“村庄自组织性”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政府行政法治化”规范政府在村庄建设发展中的行政作为。利用“负面清单”的管治模式达到政府对村庄规划的有效管治。通过实际履行以村委会为核心的村庄自治职能、重构村庄人际交往的差序格局、延续村规民约与打谷场议事的自治制度、发挥乡村精英在村庄产业中的引领作用等方式来补全村庄的自组织性。在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支持和完善的村庄自组织性的有力保障下,根据村庄规划的不同阶段与村民主体的关注重点,将“村民规划参与”划分为了六个阶段(规划孕育阶段、规划调研阶段、规划编制阶段、规划审批阶段、规划实施阶段、规划管治阶段),详细研究了各阶段村民参与规划的方式和内容,以实现“尊重村民意愿、让村民主体深度参与”的目标。法治政府的新角色定位、负面清单的新管治模式、村庄自组织性的新时期重塑以及村民主体的新参与深度等内容,共同构建了基于村民意愿的村庄规划新策略。村庄土地利用与核心资源保护、村庄空间布局与整体风貌打造、村庄产业发展与村民技能培训、村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村民住房建设与宅基地管理、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等内容是该规划策略在编制过程中的工作重点。规划实施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的实施次序、生产性规划和生活性规划相协调实施等内容是该策略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关注重点。以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我约束、以村委会实现村庄集体的自治约束、以负面清单和强制性条文实现政府管治等内容则是该策略在规划管治中的研究重点。就实践方面,在认真总结实地调研成果与相关文献资料后,对红堡子社的村庄现实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因地制宜的将所构建的村庄规划策略应用到对红堡子社的村庄规划实践中。在明晰政府规划作为、拟定规划管治负面清单、补全村庄自组织性、罗列村民规划参与内容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红堡子社的村庄规划在编制上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和要求,以期为红堡子社开展基于村民意愿的村庄规划提供有效可行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