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D和SCID-I在心理解剖中的效度评估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解剖(PA)是一种通过与死者有关的活着的人访谈而重建自杀死亡者信息的方法。由于构建出的死亡者的信息是由间接的信息人所提供的,因此做为一种间接的、回顾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着固有的方法学上的问题。而在过去的自杀研究中发现,自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或精神障碍,因此应用心理解剖的方法对自杀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是否可靠,有效,就成为自杀方法学研究中大家关注的问题。所以本研究通过调查自杀未遂患者本人(目标人)及其亲人(信息人)在提供自杀未遂患者HAMD和SCID-Ⅰ的一致性,而对心理解剖中HAMD和SCID-Ⅰ这两个访谈工具进行评价。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9-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急诊科的自杀未遂患者(目标人)及其亲人(信息人),搜集自杀未遂患者60例及其对应的信息人60例,共计访谈对象120人。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访谈者(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专业人员)应用半结构式问卷分别对目标人和信息人进行访谈,访谈时间为自杀未遂患者生命体征及情绪状态平稳之后的面对面访谈及一周后的电话访谈,进行的主要问卷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DSM-Ⅳ-R诊断结构式临床晤谈指导手册(SCID-Ⅰ),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目标人和信息人提供的数据进行一致性的统计分析。 结果: 从评分者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看,HAMD的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从0.54到0.92,尽管在HAMD个别分因子上一致性欠佳,但并未影响总体结果(ICC=0.84),SCID-Ⅰ的一致性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ICC=0.88)。因此本次研究中,HAMD和SCID-Ⅰ受评分者主观影响较小,访谈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结果可信。从效度研究结果看,HAMD总分在信息人和目标人之间的一致性高(ICC=0.926),但在阻滞和绝望感这两个分因子上的一致性为一般(阻滞分因子ICC=0.743,绝望分因子ICC=0.616),在认识障碍分因子上信息人比目标人的平均值要高,但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SCID-Ⅰ精神障碍疾病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从0.53到1.00,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也进一步说明了信息人和目标人的一致性水平。 结论: 由信息人所构建的目标人的抑郁状态和精神诊断方面的数据信息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在中国大陆应用HAMD和SCID-Ⅰ应用于心理解剖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在进行群体性的心理解剖研究中,访谈者的培训至关重要,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诗歌艺术流派。虽然它有很多缺陷遭到人们的批判,但作为时代的产物,仍然有它的强大生命力。它的艺术表现手法,继承诗歌传统又有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青岛作为一座近代崛起的城市,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势.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本乡本土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