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型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作为一种重要的导电功能材料,在微电子、生物工程、催化材料、二次电池、电致变色器件、化学晶体管等方面具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复合型导电聚合物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将无机物纳米粒子掺杂到导电聚合物当中得到无机物/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其热点之一。本研究突破了前人所研究的导电聚合物/纳米粘土复合导电材料的基础上,制备出一系列含有离子液体的导电聚合物/离子液体/纳米粘土混合型新型导电材料,对其化学结构、热性能和电导率的变化做了初步的探讨。1.本文综述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内容:聚苯胺的化学结构、导电机理、合成及其改性状况;聚吡咯的化学结构、导电机理、合成及其改性状况;离子液体的种类及其应用;纳米粘土的结构及其改性。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2.以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化盐离子液体对钠化蒙脱土进行插层改性,然后用苯胺的盐酸溶液进行二次插层,通过化学氧化法使苯胺(An)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的聚苯胺/离子液体/蒙脱土复合材料(PANI/CMMIm/MMT)。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失重(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ANI/CMMIm/MMT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是相同条件下聚苯胺/钠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电导率的2.5倍,聚苯胺的7.5倍,并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方面对电导率的提高做了探讨。3.以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对钠化蒙脱土进行插层改性,通过化学氧化法使进入离子液体插层改性的蒙脱土(MMT)层间的吡咯(Py)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PPy/EMIm/MMT纳米复合材料,用FT-IR、XRD和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Py/EMIm/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离子液体/蒙脱土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由于复合材料中掺杂了离子液体/蒙脱土从而改善了聚吡咯的加工性能。4.以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EMImBr)插层改性钠化蛭石,然后用苯胺的盐酸溶液进行二次插层,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苯胺/离子液体/蛭石纳米复合材料(PAn/EMIm/VMT),讨论了不同状态蛭石(离子液体改性蛭石和剥离蛭石)用量对导电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液体/蛭石用量的增加,PAn/EMIm/VMT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逐渐增大,当离子液体/蛭石用量达7%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1.1 S/cm,是相同反应条件下PAn电导率的5.5倍。而PAn/VMT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剥离蛭石用量的增加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