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波“民宿热”。乡村民宿旅游则是近年来伴随我国旅游业发展热潮而兴起的一种个性化乡村旅游方式。截止2020年年底,途家平台的乡村民宿房源量超过54万套,相较2019年增长约2.4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众旅游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境游转为国内游,跨省游转变为周边游。伴随出游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热潮,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一波“民宿热”。乡村民宿旅游则是近年来伴随我国旅游业发展热潮而兴起的一种个性化乡村旅游方式。截止2020年年底,途家平台的乡村民宿房源量超过54万套,相较2019年增长约2.4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众旅游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境游转为国内游,跨省游转变为周边游。伴随出游半径缩小,以本地游、近郊游为主的出游方式,大量拉动了城市周边的乡村民宿发展。但是,在各地乡村旅游地民宿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同质化竞争,简单复制、低价竞争等品质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实现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就需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探究游客对乡村民宿的感知价值维度,研究游客预期与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从游客价值感知的视角做出提升建议。本文以桐庐县芦茨村乡村民宿为例,以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芦茨村民宿实际情况,构建乡村民宿游客感知价值指标体系。随后,基于IPA分析法(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识别桐庐县芦茨村民宿游客感知价值的实际表现和预期重要度差异。笔者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效度检验,再运用IPA分析法,对民宿游客满意度和重要度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在调查中重要度与满意度都良好的指标是民宿环境价值和情感价值,应继续保持;但服务价值与休闲价值的满意度与重要度差距较大,应重点改善,这将是桐庐芦茨村未来提升民宿发展质量的重点改进目标。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为有效提升乡村民宿游客感知价值并促进民宿高品质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管理建议:(1)推进文旅融合并打造富春山居休闲民宿品牌;(2)提升服务质量并完善管理机制;(3)洞悉不同群体消费特征并差异化应对个性需求。
其他文献
资产支持票据融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直接融资工具,是基于特定条件发行资产支持型票据融资的过程,以池中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还款支持,采用分级设计进行信用增级。近年来,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政策和制度的大力推进,基础资产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公司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融资,实现行业融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两大角度入手,以东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我国A股市场上出现的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而这与我国国情是有很大关系的。起初我国企业都是国有制,后来大多进行改制然后上市,原国有企业自然充当其大股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A股不同于其他国家地区的股市,A股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集中的特征,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事件自然也时常发生。大股东资金占用事件频频发生,且大多具有占用金额大、造成影响重、占用手段复杂等特征,干扰了我国资本
十九大以来,我国愈发认识到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研发创新的主力军之一,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以提高创新水平,然而融资约束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凭借真实的交易背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保证,能够为小微企业以较为优惠的利率提供融资,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因而,供应链金融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基础上,很有可能推动小微企业增加研发投入。2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关键期,僵尸企业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去产能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有效实现“僵尸企业”的退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局面。我国重机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由来已久,近年来“僵尸企业”带来的问题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以重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二重重装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适合重机行业“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和退出路径,对于实现重机行业“去产能”
近些年一些公司因被曝出财务造假等负面消息而出现股价崩盘,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公司高管的履职风险。上市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降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非常值得探讨。本文从股价波动风险入手,以2009-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股价崩盘的影响,首先在责任保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随着农业领域品牌化建设的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传播成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向。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种区域内具有地理独特性、公共物品性、产业集群性的公共品牌,被广泛应用于地方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是区域公用品牌在农业单一领域的应用结果。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帮助农产品以品牌的形式收获消费者信赖,帮助农产品从区域内走出去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步伐逐渐加快,许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寻找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地,纷纷将目光瞄准海外,希望利用海外并购的方式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但是跨境并购所涉及金额都较为庞大,国内公司往往会面临收购资金不足的困境。因此,国内企业为了实现收购目的,一般都会考虑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虽然企业利用杠杆资金实现了收购目的,却可能会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案例选择理由,并对收购双方的概况进行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经济也进入了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型、结构优化、动力转型的新常态阶段。同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中国的企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外部突破,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积极参与资本市场,通过设立或者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
自2017年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后,我国可转债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市场发行数量和规模屡创新高。在此背景下,可转债市场上开始出现溢价水平极高的可转债,可转债的高溢价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以定价为主,考虑到市场上缺乏对于高溢价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可转债的高溢价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高溢价的特征、识别和影响因素作为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可转债高溢价的特征
2017年转债新规公告发布以来,可转债申购方式由资金申购变为信用申购,我国公开发行可转债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投资者参与度和二级市场的活跃度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出现的比较晚,整体市场规模还不算大,在制度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与此同时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上市后不久就进行大规模减持的市场乱象频频发生,极大的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可转债的动因及影响具有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