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当前影响中老年身体健康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OP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骨量较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体力活动的减少,OP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目前全球OP患者达2亿之多,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的第7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症将出现在亚洲。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和美国国家健康委员会(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在2003年强调:骨质疏松目前尚无法根本治愈,因此积极干预,尤其是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和延缓临床骨质疏松的发生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骨痛患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药物治疗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很多,且存在致癌风险,所以本研究拟采用多波段光谱疗法和运动疗法相结合来干预OP的治疗,从疼痛、腰和髋关节骨密度和VD水平方面,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广大原发性OP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和康复科就诊的90例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光波组、运动组和联合组。光波组接受ATWL-YY-Ⅰ型多波段光谱治疗仪治疗,采用中波紫外线+红光+红外光综合光谱对患者脊柱、腹部和疼痛关节部位进行同步经皮照射。采用照射法,将脊柱和腹部及关节照射法分为两组,每次照射一组两个部位,隔日一次,两组依次交替应用,照射距离抵近照射,3个月为一疗程。运动组采用运动疗法。运动方式:(1)有氧运动30分钟(如快步走、太极拳、慢跑等);(2)休息10分钟;(3)力量训练(如直腿抬高练习、蹲起训练,坐姿划船等),共进行24次,每8次休息1分钟;(4)10分钟平衡训练,两条腿分别单独站立1分钟以上;(5)每只脚做旋转脚趾训练各五次;(6)行走10分钟放松。毎周2~3次,运动疗法6个月。联合组采用多波段光谱联合运动治疗,其中光谱疗法3个月,运动疗法6个月。干预结束后通过视觉模糊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血清总维生素D水平指标测试,分析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干预结束后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来检测各种数据。方差分析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性。研究结果:(1)治疗3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VAS评分在光波组和联合组显著下降(P<0.01),运动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相比,光波组与联合组患者骨痛状况均显著改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组骨痛状况无显著变化。治疗6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光波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和联合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相比,患者骨痛状况联合组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运动组,光波组最差。(2)治疗3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患者骨密度改善在光波组和联合组显著下降(P<0.01),运动组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相比,光波组与联合组患者骨密度均有所增加,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治疗6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光波组骨密度值仍高于治疗前(P<0.01),运动组和联合组骨密度值显著升高(P<0.05);组间相比,患者骨密度增加状况以联合组最为明显,其次为运动组,光波组最差。(3)治疗3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血清中总VD水平在光波组和联合组显著升高(P<0.01),运动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相比,光波组与联合组患者VD水平有所增加,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组VD水平无显著变化。治疗6个月,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光波组VD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与治疗3个月时比较有所降低,运动组和联合组V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相比,患者血清中总VD水平增加状况以联合组最为明显,运动组和光波组效果相当。结论:多波段光谱疗法和运动疗法均可以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和VD水平,缓解骨性疼痛,且联合治疗长期疗效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