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噻嗪酮属于噻二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昆虫新陈代谢,对飞虱、叶蝉、粉虱等害虫防治效果明显。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是浙江省杭州大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柑桔矢尖蚧。本研究建立了噻嗪酮在其登记作物柑桔及其栽培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以甲醇做为提取试剂,在土壤样品提取过程中,采用离心加振荡的方式提取噻嗪酮,研究表明:该方法适合柑桔样品中噻嗪酮的提取,方法最低检出量为0.15ng,方法最低检出限(LOD)为0.0075mg·kg-1。在0.2~10mg/L范围内,R2=0.9943,线性关系良好。空白样品添加回收试验表明:柑桔果皮的平均回收率为78.0%-98.8%,相对标准偏差为1.85%~2.82%;柑桔果肉的平均回收率为75.4%~91.6%,相对标准偏差为2.64%-3.85%;柑桔整果的平均回收率为77.2%~93.8%,相对标准偏差为3.01%~4.18%;土壤的平均回收率为79.5%~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07%~4.41%。该方法在重复性、重现性、精确度、准确度上均能达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求。作者于2008年8月在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牛项村柑桔园进行了噻嗪酮在柑桔中的残留消解及最终残留试验,并用以上检测方法进行定量检测。消解动态试验表明: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柑桔果皮中的原始沉积量为1.2801mg·kg-1,半衰期T1/2=6.23d;噻嗪酮在果肉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1525mg·kg-1,半衰期T1/2=1.96天;柑桔全果中的原始沉积量为1.0930mg·kg-1,半衰期T1/2=6.06d。噻嗪酮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1.0860mg·kg-‘,半衰期T1/2=3.65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后一次施药后21d,柑桔果皮、果肉、整果中最终噻嗪酮残留量均未检出。药后21d土壤中噻嗪酮的残留量为未检出-0.0681mg·kg-1,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建议2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柑桔上的病虫防治最高使用量为17.5g/亩和26.25g/亩,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