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标准化体系研究——以浙江某生态农业园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存在的规模狭小、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度小、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限制了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强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对该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推演与实证相结合、归纳总结、对比研究等分析方法,界定了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等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通过探讨了长三角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模式选择、实施途径、构建意义和体系构成,及其对策建议,初步得如下结论:   (1)长三角地区高效优化综合模式(即“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由高效生态农业、高效循环农业、农产品生态加工、农产品生态物流、农产品直销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控制等6大模式组成,结合其标准化体系,根据各产业之间的内部规律与联系,形成一个有机一体化经营模式。   (2)基于发展模式的标准化体系,由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加工(清洁生产)、农产品生态物流、农产品直销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程控制等六大发展模式以及所对应的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环境控制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等内容,以及相应的实施标准方案构成。   (3)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具有边际效应。当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增加到一定程度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值减少到一定程度后,环境经济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达到最优,照这个趋势发展,其协调度将会较低。   (4)促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如下: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企业观念创新,树立生态农业发展观;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组织管理服务力度。   (5)浙江某生态农业园实践探索出“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某生态农业园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阶段,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良好,到2015年后将会达到优质甚至更好。   总之,构建高效“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是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被誉为盐渍土上的先锋作物,经济价值高,耐盐碱力较强,是用于开发盐碱地和生物治理盐碱地的首选作物之一。本试验以油葵为研究对象,选用典型引大入秦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采用客土盆栽和大田栽培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一氧化氮(NO)对不同生育时期油葵叶片生理指标和小区产量的影响。研究化学诱抗剂缓解盐胁迫伤害程度,以期利用油葵改良盐碱地等方
水稻突变体的筛选及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07年从60Coγ射线辐照水稻恢复系早R974的诱变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具有包穗性状(enclosed sheathed panicle 1, esp1)的突变体。本研究对突变体esp1的形态特征、对赤霉素的敏感性以及遗传进行研究,并对ESP1(t)基因进行分子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突变体esp1的形态特征对早R974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