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临床价值以及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1月选择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参照欧洲心脏学会标准:I.心力衰竭的症状(休息中或运动时).2.心功能不全的客观证据(休息中).3.对心力衰竭治疗的反应(如诊断有怀疑者)·必须同时具备l、2条诊断标准。所有入选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未在30d内接受过外科手术(包括心脏手术),排除肺动脉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急、慢性炎性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其中男95例,女105例;年龄(66±12)岁。并选取同期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按欧洲心脏学会制定的标准:(1)出现典型的胸痛,起病急骤,疼痛持续时间长,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颈、左臂放射,疼痛呈压榨性,常伴有濒死感,硝酸甘油无法缓解。(2)典型的心电图变化,持续异常的Q波或两个以上的导联出现QS波,持续24小时以上)。患者100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65±12)岁。正常对照组50例(由健康学生自愿参加),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3±1)岁。依据血清HS-cTNT水平参考范围为0.014ng/ml,将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HS-cTNT升高组和HS-cTNT正常组。HS-cTNT升高组127例,其中男66例,女61例;年龄(67±12)岁。HS-cTNT正常组73例,其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64±11)岁。入院第1天测定各组入选对象的血清HS-cTNT水平;使用惠普500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心脏各腔径(左心室直径、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及射血分数;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后再入院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HS-cTNT水平[(0.36±0.10)ng/ml]是正常对照组[(0.03±0.01)ng/ml]的18倍(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TNT水平[(3.02±1.83) ng/ml]是心力衰竭组的8倍(p<0.05)。3组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HS-cTNT的水平在0.08-0.23ng/ml时对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即有意义。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功能III、IV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II级,心功能IV级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III级(P<0.05)。不同病因心脏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缺血性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HS-cTNT水平高于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缺血性性心肌病(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直径、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呈正相关(r=0.33、0.15、0.142、0.146,P<0.05),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1.74,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HS-cTNT升高组再入院率为40.9%(52/127),高于HS-cTNT正常组的21.9%(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P<0.01)。2组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6,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增高,其血清水平与心脏各腔径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当血清HS-cTNT的水平在0.08-0.23ng/ml检测区间时,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点。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对患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以及与AMI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