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哲学崛起与理论心理学的科学创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实验哲学运动常常被视为一场方法论的革命。她开创性地融合了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论、实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企图以此为古老的哲学问题研究带来新的力量。实验哲学虽然受到主流哲学的批判,但是从她发展的迅猛之势可知晓其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理论心理学一直伴随着心理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还是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经历了库克,‘罗伊斯等学者对理论心理学学科地位合理性的争取后,直到八九十年代理论心理学才进入到了一个“理论研究热潮”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目光更多锁定在了研究方法的批判和反思,研究宗旨在于“重建科学方法论基础,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叶浩生,2002)。虽然获得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但在发展之余仍然面临着困境与危机。有些学者对理论心理学持有“退回哲学心理学思辨旧路”的担忧,并质疑理论心理学能否产生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为了提升理论在心理科学中的研究地位,心理学理论工作者们必须探寻出一条兼具合理性与创新性的理论发展道路。纵观当前的科学发展,正显现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发展态势。同时,彼岸的实验哲学也正在通过运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手段求得传统哲学争议的新解,许多研究结果都令哲学理论争议焕发生机。作为心理学临近学科的哲学正试图走出一条更具科学性的研究道路,那么理论心理学如何从其崛起中获得科学创新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研究意义之所在。本文以当前国外实验哲学兴起的现状探讨为主线,以史论结合、文理结合、宏观问题梳理与微观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评述相结合的办法,围绕新千年以后分析哲学内部的哲学方法反叛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考察哲学与科学的融合能够给心理学尤其是理论心理学带来何种理论发展上的启示与借鉴。由实验哲学的崛起透视理论心理学的科学创新。本文的行文框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对分析哲学内部的实验哲学新支流进行介绍和梳理,总结归纳其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次,从其崛起的诸多历史背景、现实进展和争论热点透视理论心理学如何运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实现理论的创新与突破。这一部分将从实体理论和元理论两个切入点展开论述,并有针对性的对理论心理学科学创新的合理路径加以说明。“科学”是各学科发展的风向标,无论是以实证经验研究为主的心理学还是以思辨为主的哲学都在向“科学”的方法靠拢。同时,任一学科的生命力均在于其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并最终体现在学科的价值层面。在心理科学内部,方法问题和价值问题偏偏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关键。理论心理学站在这一矛盾的焦点上,构成了学科研究的困境。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是以开放且包容的态度及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对学科未来进路进行探寻与分析。
其他文献
缠枝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明代甚为流行的植物纹样形式,更是藤蔓型卷草纹的丰富和深化。它在时代的变更中不断发展变化,体现了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展现了诸多新特
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读书策略的指导和能力的提高有所忽视,指导严重缺失或仅限于教材内容。学生读书面狭窄,读书兴趣不浓,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改变现状,目前很多学校在加大学生的读书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丰富学生的读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尝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从教的角度出发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层面,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创造性的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