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四化同步、城乡统筹”战略发展的推动,畜牧业正悄然由传统散养型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变,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危害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各地开展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畜禽污染治理,是搞好污染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以湖南省醴陵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畜禽污染治理的相关部门和典型养殖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运用具体实证研究与大量文献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醴陵市畜禽污染治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治理模式选择、采取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畜禽污染产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产生的经济根源是公共物品产权界定不明确,政府干预失灵,产生的社会根源是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环境承载力有限、畜禽养殖业规避风险能力弱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醴陵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养殖业现有布局不合理;二是防治技术难推广;三是规模以下养殖场存在监管漏洞。根据醴陵市实际情况,推广分类清洁治理模式,即不同规模养殖场采取不同治污措施。提出了治理建议和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依托项目建设,确保资金投入;合理规划布局,建立产业集群;设立准入门槛,规范建设审批;完善监管机制,整体推进治理;推广分类治理模式,倡导清洁养殖;创新信息管理,追溯违法源头;加强部门联动,确保粪污达标排放;引入公益诉讼机制,维护村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