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原镁生产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国原镁产量达到65.9万吨(山西48.1万吨),占到世界原镁产量的85.7%以上。中国原镁生产企业中99%是采用皮江法炼镁工艺进行炼镁,根据中国镁协等相关报道,该工艺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原镁生产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 本文选取国内具有典型原镁生产工艺水平的山西原镁企业为研究对象;该企业2007年产量、环保和其他各类综合指标均在全国原镁企业中排名前十位;该企业有两条原镁工艺生产线,其中甲工艺生产线回转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回转窑,直径是3.6米,长度达到74米,还原工序中还原罐的数目是34支。本文针对该企业进行了两次实地调研,并获取了论文需要的相关数据,文中重点针对甲工艺,并将其与乙工艺(普通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本文采用了适合我国皮江法炼镁工业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是以国际标准ISO14040-14042为依据,根据我国原镁工业目前的环境影响现状,结合当量模型、层次分析法和Origin等软件而构建的。论文计算了典型工艺的环境负荷清单,并进行了主要工序环节的环境影响评价,发现了典型工艺原镁生产的主要环境负荷项目及主要环境压力工序。评价结果显示,两条生产线的环境负荷值分别是6.23E-10(甲)和6.49 E-10(乙);通过研究发现硅铁生产作为间接环节是个不可忽视的边界范围,其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占到间接排放的85%以上;温室效应是原镁生产过程中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别,其中CO2的直接排放占到总排放的68.10%;甲工艺在酸化效应上减少量比较显著,其中在精炼过程中,减少量达到40.84%;采用34支还原罐的甲工艺在还原过程中,温室效应减少79.32%,酸化效应减少了14.46%,光化学烟雾减少了8.91%,人体健康损害减少了9.34%。 本文对于国内原镁企业进行生态设计、深化清洁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生命周期评价法在镁行业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的基础和有益的经验。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乔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对比中世纪,乔托画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细致的表情刻画,展现出人文主义的特征.其人文主义表情形成原因可归纳为思想因素、历史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其意义
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金属之一,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三废的排放,使得环境中的铜含量迅速增加,造成土壤环境中的铜污染日益严重。当植物生长在铜污染的区域中,植物细胞壁不仅仅起到隔绝铜污染的土壤环境与植物内部细胞的屏障作用,而且在植物对重金属铜的防御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植物细胞壁中的铜的积累、耐性、解毒及信号转导的细胞学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
屏风作为陈设家具反映了中国不同时代的特征,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屏风的起源、特征、到材料形式的创新,重点主要是探讨屏风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运
学位
设计新型生物材料是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材料改性能有效地改变材料的物理形貌和化学组成,从而获得全新的生物支架材料。本文研究发现了生物材料表面通过激光改性形成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清洁的能量转换方式在能源和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制约热电材料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是其热电转换效率不够高,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其热电性能
综合材料绘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材料媒介的剪切拼贴等方式来绘制作品,在作品中,材料是作者创作理念的载体,也是构建画面的重要部分.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材料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