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荷载往往是大跨或高层建筑物的控制荷载。实际建筑物大多是相邻成片甚至是连体建造的,而相邻建筑的存在可能对建筑物的风荷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进行风荷载研究时考虑临近建筑的干扰效应,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风荷载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工程设计和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依据。本文以一体型复杂的双塔-中庭屋盖连体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连体建筑中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特性。首先探讨了正向风作用下屋盖表面平均和极值风压的分布特征、体型系数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最不利斜向风作用下的风压分布特征,并与荷载规范的相应取值作了比较;研究了屋盖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选用单一和混合概率分布模型分别对风压时程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通过与单体屋盖的比较,探究了双塔对大跨屋盖表面风荷载及周围流场的干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双塔的相互错位及一侧弧面设计,使得屋盖在特定斜向风下的平均与极值风压比正向风时更为不利,其中斜风时的平均和极值正风压峰值达到正向风时的近1.5倍,而负风压峰值则分别达到后者的约2~2.5倍和3~4倍;考虑不利风向时,屋盖绝大部分区域的体型系数和极值风压均明显大于规范值。当测点位于来流主导区域时风压的非高斯特性并不明显,但当测点处于分离泡或分离流之中时则表现出明显的非高斯特性,而两侧塔楼对气流的干扰使得屋盖表面非高斯区域的分布更为复杂。在对屋盖非高斯风压进行概率分布拟合时,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模型,而其中KP(Kernel-Pareto)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正向风作用下,双塔楼改变了屋面平均风压的分布规律和峰值位置,但迎风面风压峰值大小变化不大,而背风面的负压峰值减小了约20%。斜向风作用下,当塔楼位于屋盖的下游或上风屋盖的上游时,屋面风压峰值将显著增大;当塔楼位于下风屋盖的上游时,下风屋盖负压趋于均匀,峰值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