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系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及功能改性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染料应用的历史较为悠久,虽在染料稳定性、染色牢度等方面不及合成染料,但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消炎、无毒可降解等优异的特性重新成为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研究的重点。蚕丝因其具有华丽的外观和优异的服用性能而被人们用作高档的纺织材料,又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应用于医学领域。但蚕丝纤维的光稳定性差、易泛黄、抗紫外线能力差、抗菌能力不佳等缺点限制了蚕丝纤维的应用。本文将天然染料运用于蚕丝上,在给予蚕丝织物颜色的同时,也赋予蚕丝织物抗氧化、抗菌和抗紫外的功能性。本文在天然染料中按色系分类,选取黄色系中结构不同的三种染料大黄素、栀子黄和姜黄,探讨和比较了它们在蚕丝上的吸附规律和吸附机理以及不同条件对吸附行为的影响,了解后媒染对三种天然染料染色的蚕丝织物色光、色牢度及功能性的影响。针对姜黄蚕丝染色中常出现的色牢度差、染料水溶性不佳的缺点,通过固色和分子改性的方法加以改善,并对功能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姜黄表现出了良好的着色力和提升性,栀子黄在蚕丝上的提升性最高,上染量对p H值较为敏感。栀子黄染色牢度最佳,姜黄和大黄素的耐湿摩擦牢度、耐水洗沾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较差。三种染料均能赋予蚕丝良好的抗菌功能,而姜黄染色蚕丝织物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紫外性能最佳。(2)三种染料染色的蚕丝织物经过硫酸铝媒处理前后的色光变化不大,大黄素和栀子黄染色的蚕丝织物经过亚铁盐和铁盐后媒处理后色光变的十分灰暗。大黄素和姜黄染色织物媒处理后色牢度有很大提高。媒处理对染色蚕丝织物抗氧化性的影响不大,抗紫外性能有所提高。(3)姜黄染色的蚕丝织物经交联型固色剂处理后,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抗氧化性和抗紫外性能下降不大,而经交联型固色剂固色后抗菌性下降较大。(4)用反应型水溶性紫外吸收剂对姜黄进行改性,不仅提高了姜黄的水溶性,提高匀染性及染色牢度,同时,经改性姜黄染色的蚕丝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但抗氧化性下降较大。
其他文献
淀粉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易糊化,糊化后的淀粉在冷藏过程中易老化,出现脱水、干硬、结构改变等现象,影响食品品质和货架期。小分子糖通过与淀粉相互作用,对淀粉的性质进行调
据广西自治区农业厅信息,广西将从今年开始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今后5年要培养1500人以上。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由自治区本级组织,经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人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的稳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关系到普通投资者的经济收入。因此有效的股票走势预测的分析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随着食用菌越来越被人们的餐饮习惯所接受,食用菌的日常需求量也逐步增长,传统的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这也导致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实施该项目的重大意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
本文为了通过搭建单极性HVDC系统数学模型,分析HVDC系统各个部分组成及其控制方式的实现,并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常见的故障进行了介绍。
鱼皮工艺,是我国唯一的渔猎民族一一赫哲族,所特有的民族工艺,她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作为赫哲族的民族符号,其内涵博大精深,伴随着赫哲族的形成与发展一路走来,是
本文利用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气流,对首都博物馆新馆大跨度屋盖上、下表面及建筑外墙在各种风向角下的风压分布情况进行了测试,对长悬臂结构的风压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文化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自21世纪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促进多种文化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文艺界所关注的重点。在经济全球化和多媒体急速发展的现当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濒危境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显得迫在眉睫。文章主旨关注民权竹马舞的传承与发展,亦即关注民权竹马舞发展的历史与当下现实,兼考察这一艺术形式的舞蹈表演
本课题以苦荞为原料,分别采取馒头加工、挂面加工、超微粉碎、挤压加工以及超高压五种加工方式加工苦荞,探究不同苦荞加工方式对其多酚含量、存在形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