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模式研究——以廊固凹陷古近系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廊固凹陷是冀中坳陷内构造最为复杂的伸展断陷湖盆,经过四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已在古近系发现了众多的以构造为主控因素的油气藏,随着勘探的深入,形态好、面积大、埋藏浅、成藏条件优越的构造圈闭多已钻探,致使勘探难度愈来愈大。但是针对廊固凹陷资源转化率低、剩余资源量仍相当丰富这一物质基础,认为廊固凹陷仍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且可能就富集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隐蔽圈闭中。由此认为隐蔽油气藏将是廊固凹陷今后储量继续稳产、增产的勘探目标。 论文在广泛参阅了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充分吸收了华北油田分公司历年来主要的勘探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的岩芯、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为依据,以凹陷的沉积背景、构造背景研究为前提,应用地质综合分析法和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及地震地层学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建立了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将古近系划分为一个一级层序、三个二级层序、十一个三级层序。研究认为,一个完整的、理想的层序可划分为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稳定体系域、湖泊收缩体系域(下降体系域)。在廊固凹陷共划分了三个层序组,第一个层序组以发育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为特征;第二个层序组以发育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稳定体系域和下降体系域为特征;第三个层序组以发育湖泊充填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和湖泊收缩体系域为特征。 非补偿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学中,构造的控制作用往往是一个表象,古物源、古气候等沉积背景因素应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参照基底地层分布特点、基底地层岩石组合特征及古水系发育状况的基础上,将廊固凹陷划分为四大主物源区八大亚物源区。同时在分析不同构造单元岩石组合、岩性组合的基础上将凹陷划分为十个相对速度稳定的区块。该划分为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提供了较为直观的依据。大兴断层对廊固凹陷沉积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了山高水深的沉积背景;二是提供的高可容纳空间是廊固凹陷非补偿沉积的主要原因;三是由于应力活动的差异性使其具有分段性,各分段的结合部是相对主物源的供给轴线。 廊固凹陷古近系共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等七种沉积体系,湖盆演化经历了断陷初始期、强烈断陷期、断陷回返期三个阶段,由此在不同的构造带形成了不同的生储盖组合。 结合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和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对凹陷内隐蔽油气藏在不同沉积体系域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断陷初期的湖泊充填体系域、强烈断陷期的湖泊扩张体系域是有利储集体发育层位,平面上桐南洼槽及其周边斜坡部位是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区块。依据实际勘探开发程度,考虑沉积体系、构造背景、生储盖的匹配,划分了五类勘探目标。其中,I、II类区是下一步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首要目标区。
其他文献
临南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后,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在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矛盾和生产急待解决的地质问题,迫切需要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来指导生产实践
本论文以沉积学、沉积岩石学、沉积成岩作用、储层评价技术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指导,以茨629断块S32段砂岩段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单井地层沉积相分析和成岩作用分析,结合地
系统分析了现有一种道钉锚固剂包装设备存在的效率低、计量不准确、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自动高效、清洁环保、安全实用的新型包装设备。   设计题目来自于潍坊大元实业
整合素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黏附分子,可以识别并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肿瘤转移.整合素可以促进肿瘤转
东营凹陷浅层属高钻遇程度、低认识程度的勘探层系。浅层构造破碎、沉积规律复杂,油气为来自深部沙三、沙四段的它源型油气,运移距离长,运移通道和方式方式复杂,油气成藏规律认识
协同设计是现代工程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它具有多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群体性、分布性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企业应用前景。以往的CAD协同设计系统或平台通常采用分布式组件技术或Web Service机制,其资源融合能力有限,实时性不高,执行和处理大规模数据量的计算任务存在困难。网格计算技术是当前网络与计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提供了基本的资源融合框架,可以解决动态、异质的虚拟组织资源融合、共享问
在对比分析定量计算断层活动性的参数(生长指数、断层落差和断层活动速率)的基础上,优选断层活动速率对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层的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生代以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