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稳定成长是检验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最基本也是最客观的标准。通过对企业成长性的评价,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对其投资。论文选取了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成长性作实证研究。(1)经过逻辑推理之后,认为融资约束、投资效率对企业的成长性均有影响。分别计算了各样本的融资约束判别值、投资效率及EVA。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融资约束与EVA之间、投资效率与EVA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2)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行评价。确定8个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行度量。得到了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判别模型,并计算出了融资约束判别值。运用突变级数法对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进行评价。选取9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对上市公司营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值。运用DEA法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选取了7个指标运用DEA模型对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进行计算,得到了各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值。(3)运用“空间距离法”来综合评价上市公司成长性。以融资约束程度最低、营运能力最强、投资效率最高的相应数值构建三维评价标准向量。以上市公司评价向量与标准向量之间的欧式空间距离来评价上市公司成长性。根据空间距离从小到大,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发现,成长性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其融资约束程度很低,营运能力较强,投资效率很高。而成长性排名比较靠后的上市公司在2006、2007年ST或~*ST的比例明显增加,尤其是排名后30位的上市公司,到2007年已有21家被ST或~*ST,排名后20位的上市公司,到2007年已有17家被ST或~*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