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广泛开展,我国英语教学研究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教师课堂用语,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己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虽然对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和课堂交互活动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师话语中另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元语言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元语言理论最早产生于逻辑学领域,此后元语言概念在多个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后来语言学家借用了逻辑学领域对语言层次之分即对象语言—元语言之分,从而开始把元语言引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语言学的元语言被语言学家定义为用以描述和解释语言本身的工具,与逻辑语言学中界定的“工具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是语言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描写手段和语言学家的“行话”(Wales,294)。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不断转变,元语言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知,学者们开始重视对教师话语中元语言应用情况及其功能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元语言使用的实证研究进程来说,国内的研究进程是相对滞后的。针对于此,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初步分析了元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策略。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作者首先分析总结了一般概念性的元语言,随后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情境中分析了课堂教师话语元语言的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作者将课堂教学中的元语言分为课堂教师话语中用来提及、讲解、分析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手段。讲解与传授“语言”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讲授该目标“语言”的“语言工具”便是语言教学学的“元语言”。本研究主要从词汇解释,语法语义讲解和课文讲解三个方面分析了元语言在大学英语中的具体运用。在语言表现形式,句子类型,课堂交互模式以及课堂问题类型中探讨了教师话语中在教授不同教学内容时的主要元语言策略。作者以5位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课堂作为研究根据。并且对12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课堂观察结果以及学生调查问卷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分析和整理。最后解决了本研究你解决的两个研究问题。该研究最后表明教师在解释词汇,分析语法与讲解课文中常采用的元语言策略有:英语作为主要讲解语言,汉语作为辅助语言存在,陈述句和疑问句多于是用祈使句和感叹句,IRF模式是课堂主要交际模式,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同时作者通过研究分析总结了教师话语元语言的一些显著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