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因机械结构简单、输出力矩大、响应速度快、运行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地运用到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中。其主要由框架伺服系统、高速转子和支撑平台组成,框架伺服系统的输出转速决定了SGCMG的输出力矩。然而在实际运行中,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中存在多源干扰,很难达到预期的转速控制效果。因此,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设计合理的控制器来补偿或抑制多源干扰对S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影响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因机械结构简单、输出力矩大、响应速度快、运行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地运用到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中。其主要由框架伺服系统、高速转子和支撑平台组成,框架伺服系统的输出转速决定了SGCMG的输出力矩。然而在实际运行中,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中存在多源干扰,很难达到预期的转速控制效果。因此,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设计合理的控制器来补偿或抑制多源干扰对SGCMG框架伺服系统的影响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贡献如下:一、针对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柔性支撑动态,分别设计了动态补偿器和回路补偿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控制器对柔性支撑动态导致的系统转速衰减振荡均有一定的补偿效果。相比之下,动态补偿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回路补偿器具有更高的补偿精度。二、针对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中存在的外部谐波干扰,采用基于干扰观测的前馈补偿控制策略。在干扰观测器部分分别设计了谐波干扰观测器(HDOB)和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谐波干扰观测器(NFHDOB)。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NFHDOB以及一般DOB,HDOB具有更高的干扰估计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并且,基于HDOB的前馈补偿方法具有更好的补偿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三、针对SGCMG框架伺服系统中同时存在柔性支撑动态和外部干扰,分别给出了基于回路补偿器和干扰观测器的复合速度控制器设计方法和基于滑模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的复合速度控制器设计方法。基于回路补偿器的复合控制器在系统参数准确的情况下能够较好补偿多源干扰的影响,基于滑模控制的复合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叠石理水一直是风景园林造园艺术中重要的一环,当场地存在较高高差时,水流顺着地势留下,结合两侧岸边的置石,层层顺着地形高差留下,呈现阶梯状下落的连续水态,形成叠水动态水景。石景与水景依托的动态组合,更加完整的构图衬托出深邃的意境,增加了整体水景的落差感、层次感,烘托了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纵观目前对园林动态水景的学术研究中,瀑布、驳岸等方面的已有相对的研究成果,对比之下,以叠水为专项研究对象的课题少之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数字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传统新闻传播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升教学能力,才能够培养能力更强的新闻传播人才。文章阐述数字时代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具体要求,提出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在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力成本上升,工业机器人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对控制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复杂、关节耦合严重,且受非线性摩擦和参数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线性控制算法难以获得满意的闭环系统性能。因此,研究和设计具有良好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性能的控制算法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系。方法:对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45人,对照组45人。研究组出院后除药物治疗外均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结果:二年后,研究组复发率为33%,对照组为56%。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促进康复,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快速发展,其在废水处理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制备Z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光催化技术,在常温无外加氧化剂的条件下,对盐酸四环素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水热法构建了Z型α-Fe2O3/g-C3N4光催化剂,所制备的α-Fe2O3/g-C3N4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性能优于α-Fe2O3和纯g-C3N4,140 min后的降解率能够
自从我国出台了高等院校扩招政策以后,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扩增阶段,在这段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的大学校园具有远离主城区、占地面积大、建设精细化不足和原有自然条件被过度改变的特征,人工建设干扰了原场地的自然水文过程,致使校园下垫面排水不畅,甚至出现旱涝问题。在此背景下,低影响开发理念亟需走进大学校园。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大学校园低影响开发的研究历程和具体实践,总结归纳出校园低影响开发的指导原则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