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彩色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彩色血流显像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8月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乳腺肿瘤患者70例,均经手术证实,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包括恶性组52例(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腺瘤组18例(良性组),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术前均进行CDFI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管形态学特征。仪器采用GE公司生产的logiq 9、logiq 7、Medison公司生产的8000EX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5-14MHz变频线阵探头。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织用鼠抗人CD105和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其微血管数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恶性肿瘤组织中CD105和CD34标记的MVD均高于良性组织,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105和CD34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肿瘤组织中CD105和CD34标记的MVD依次增高。2通过CDFI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良性组血流信号多为Ⅰ-Ⅱ级,小于2cm的肿块多检测不到血流信号;浸润性导管癌组中多为Ⅱ-Ⅲ级血流信号,小于2cm的肿瘤组织内为Ⅰ级血流或检测不到血流信号。3乳腺肿瘤组织中CD34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与CDFI成正相关。结论1 CD34、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血管在浸润性导管癌组和乳腺纤维腺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MVD是评价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较可靠指标;而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的肿瘤组织更能代表新生血管情况,因此,CD105比CD34是更理想的内皮细胞标记因子。2彩色血流显像技术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值相关性较好,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肿瘤早期诊断的信息,同时CDFI技术作为低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在术前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相对其他影像学技术来说可实时动态观察且操作简便、经济,故CDFI技术能作为术前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