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北部地区Z村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深入调研,试图展现承包大户下乡创办农业企业这一经济行动如何嵌入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并受其约束。在与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的效益对比中,笔者发现采取大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并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效益。 论文致力于从社会因素探讨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着重从经济行动的多层嵌入性视角进行分析,并将广义上经济行动的社会嵌入分解为政治嵌入、文化嵌入、组织嵌入、人际嵌入这几个层面。 研究发现农业企业的经济行动在嵌入到乡土社会的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从政治嵌入层面来看,农业企业的经济行动要受权力结构的制约,政策的变动和村级组织对土地的控制使得农业企业主并没有获得预期的补贴反而提高了其运行成本;从文化嵌入层面看,经济行动要受到熟人社会文化规范的影响,导致监督管理成本的上升;从组织嵌入层面看,科层体制本身的问题——层级体制的僵化迟缓,层级利益的存在——无法适应农业生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紧密结合的特性。最后,人际嵌入造成了企业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经济行动和经济决策呈现盲目性和放任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农业企业规模效益的低下。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提出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更符合我国农村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