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全国人口出生缺陷率高达5.6%,每年新增约90万例出生缺陷儿。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有效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来预防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传统产前筛查方法的假阳性率较高,侵入性产前诊断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使得高风险孕妇及家属选择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依从性较低,从而导致一些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孕妇显著增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随后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预产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应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这就给产前诊断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临床急需寻找一种更准确、更安全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求一种更安全、准确、可靠的产前筛查方法。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2月对321788例孕妇进行中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对其中筛查结果为高风险、临界风险、高龄等原因的38862例孕妇进行NIPT检测,筛选出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高风险患儿,同时报告性染色体比例异常和其它常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患儿。对NIPT提示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高风险患儿通过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对NIPT结果提示性染色体异常或他常染色体CNVs者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进行产前诊断。结果:(1)在38862例接受NIPT检测的孕妇中,共检出胎儿非整倍体异常和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患儿538例,阳性率为1.38%,包括21-三体245例,18-三体46例,13-三体9例,性染色体比例异常149例,其他常染色体CNVs 89例。(2)460例孕妇自愿接受羊水穿刺进行产前诊断,最终确诊308例染色体异常患儿,包括21-三体214例,18-三体38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33例及21例其他常染色体异常(包括4例染色体平衡易位和17例染色体CNVs)。电话随访得知2例NIPT结果21-三体高风险孕妇,因宗教信仰拒绝进行产前诊断,生育21三体患儿。经计算,NIPT对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和其他常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91%(216/235)、82.61%(38/46)、25%(2/8)、35.87%(33/92)及25.93%(21/81)。(3)CMA对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和其它常染色体CNVs的诊断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4)高龄孕妇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率、NIPT筛查阳性率以及确诊染色体异常患儿中的比率均高于低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IPT对于21-三体的筛查准确性极高,对18、13-三体、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筛查效果较好,是一种较好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方式,是安全、高效且易于接受、值得推广的可靠的产前筛查方法,尤其适用于高龄孕妇;但存在一定假阳性,尚不能完全替代侵入性产前诊断。(2)NIPT对性染色体比例异常和其他常染色体CNVs有较好的提示作用,联合CMA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产前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