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负载铁锰氧化物对铅、铜污染土壤的稳定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土地的安全利用,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以人为添加铅、铜试剂污染的杨凌区西卜村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两种修复剂:生物炭、生物炭/负载铁锰氧化物作为修复剂对目标土壤进行稳定化修复。通过对两种修复剂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理。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两种修复剂对土壤pH、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小白菜生长状况、小白菜对重金属吸收状况及对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评价了这两种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通过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可能的修复机理。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将生物炭与硫酸亚铁和氯化锰的水溶液混合,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取铁锰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在BET、Zeta、FTIR等表征分析基础上,对改性生物炭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Zeta电位分析可知,经改性后生物炭的等电点发生了变化;通过比表面积分析可知,改性后的生物炭表面有微粒聚集,比表面积从0.8805m2/g增加到383.2137m2/g;通过红外图谱分析可知,改性后生物炭在3400cm-1处出现由O-H变形振动形成的吸收峰。2.两种修复剂的添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壤pH。Pb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天,与空白处理相比,5%BO、3%BO处理中土壤pH提升最多;在小白菜生长的第45天,除3%FMBO、5%BO外,其余处理中土壤pH均低于空白处理。Cu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与空白处理相比,1%FMBO、5%FMBO、5%BO处理中土壤pH提升最多。3.除个别处理外,两种修复剂的添加都显著地降低了Pb、Cu污染土壤中危害较大的碳酸盐结合态的含量,并转化为更稳定的形态。Pb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与空白处理相比,3%FMBO、5%FMBO、5%FMBO处理降低碳酸盐结合态Pb的效果最好,分别降低99.09%、98.23%、98.98%,且主要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Pb;Cu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与空白处理相比,三个时间段都在5%FMBO处理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u的效果最好,分别降低32.89%、27.23%、46.53%,且都主要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u。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除个别结果略有差别,其它处理中碳酸盐结合态态重金属Pb、Cu和土壤pH值之间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间接证明土壤pH的升高促进了土壤中铅、铜由不稳定的、活性高的形态向稳定的、活性低的形态转变。4.Pb、Cu污染土壤中,两种修复剂的添加显著的减少了小白菜对重金属Pb、Cu的吸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Pb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与空白处理相比,3%BO、5%BO、3%BO处理中小白菜长势最好;Cu污染土壤中,在小白菜生长的第15、30、45天,与空白处理相比,3%BO、3%BO、1%BO处理中小白菜长势最好。两种修复剂适量的添加促进小白菜叶绿素的合成,抑制了Pb、Cu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
其他文献
分析了现有的GW7-220型隔离开关结构上的缺陷,并结合现场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改造关键性的部件,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设备,又改造了其性能.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化石燃料枯竭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农业废弃物之一的尾菜是厌氧消化产沼气的良好底物,但尾菜发
现代任何组织或制度,最先都是建立在人们所相信的思想、概念和愿意为其尽力奋斗的基础上.合作制和股份制也是如此.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们有其产生的共同基础,作为不同的制度
将黄连中提取的黄连色素用于真丝织物超声染色,优化的染色工艺为:pH值8,浴比1:30,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min。结果表明,与常规染色相比,超声染色能提高真丝织物的染色牢度,且染色真
简要论述了统计分析的特点、主要任务、分析方法和分析原则,指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探讨了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统计分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