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货币政策会存在区域效应,而区域效应的存在将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例如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率水平提升、国际收支平衡,甚至金融稳定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较高、正在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但西部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尚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投入。因此,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宏观政策调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宏观政策调控的区域效应,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研究降低区域差异,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胡焕庸线与腾讯QQ在线特征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研究。胡焕庸线是老一辈地理学家胡焕庸区分中国人口特征的分界线,它将我国国土划分为人口密度迥异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部分,而腾讯的QQ实时在线人数则是现代大数据特征下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胡焕庸线与QQ在线特征将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区域,然后使用1985年至2016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手段分别检验了三个区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探讨其经济学含义,并基于此提出了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不发达地区金融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相对于以往国内学者的研究采用了全新的区域划分方式,结合胡焕庸线和QQ大数据分布的共同特征从经济发达水平和人口密度的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区域;第二,不同于大多数研究单独考虑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其中之一的区域效应,本文同时考虑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三,实证数据的区间为1985年至2016年,采用了最新数据,时效性强,且数据时间跨度长,能较为有力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政策的政策效果。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数理建模环节较为单薄,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也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