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忧患意识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话题,古来有之,中西皆存。忧患意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推动中华民族整体主义精神的形成,促进中国传统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精髓。目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当今社会严重的忧患意识匮乏的现象,更是令人担忧。忧患意识不但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而且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立足哲学层面,对忧患意识进行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分析,唤起大家对忧患意识的更多关注。本文共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忧患意识的内涵与特征。重在从哲学的角度阐释忧患意识,内容包括忧患意识是社会意识、主体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前瞻意识以及忧患意识是批判性与建设性、真理性与价值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第二部分:忧患意识的结构与功能。立足于古往今来的人类忧患意识、群体忧患意识以及个体忧患意识,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忧患意识的功能。第三部分:当代中国忧患意识的现状与现实求索。针对性的对执政党以及青年忧患意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强化忧患意识的重要意义与有效途径。忧患与人类生存发展并存。它伴随着人类成长,激励着人类奋进。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忧患,人类才在危机重重中一次次地寻求到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忧患意识往往是盛世危言,但对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把忧患意识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忧患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对于忧患意识的哲学分析,在理论界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相关的资料和著作也相对较少,很多学者虽然也有所关注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总体上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整体性考察。从哲学的角度对忧患意识进行完整的梳理,算是本文的创新之所在。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马克思原著的挖掘不够彻底,没有能够充分揭示马克思关于忧患意识的思想,从而使论文在某些方面说理不够透彻。有待于继续努力,将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