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肛瘘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滴注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复杂性肛瘘采用“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滴注治疗”与传统的“主管、支管切开术”对比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既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保证治愈率的手术方法。  方法:选择60例复杂性肛瘘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组采用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甲硝唑点滴术,术中肛瘘主管支管行分段开窗旷置,瘘管主管经括约肌部分予以挂线治疗,尽量减少对肛门周围组织的创伤,不全部切开所有瘘管,仅切除感染内口,因脓腔最深处坏死组织及脓液引流不畅,所以本研究是术中在此处采取深部置管点滴治疗,即术后乳胶管连接输液器用甲硝唑注射液500ml以100滴/分的速度点滴,使其瘘道脓腔的坏死组织及脓液达到持续清洗、杀菌的效果;术后每日持续点滴二次,共7日。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口部位作放射状切口,敞开管道,术中切开肛瘘所有支管、腔隙,对通过肛管直肠环的肛瘘主管道予挂线,所有切口均呈开放状,清除管道及坏死组织,修剪创面,用双氧水、盐水冲洗,创面敞开,不做缝合,利于引流。术后分别对疗程、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肛门感觉、术后肛门动力学、术后小便情况、术后肛门坠胀感、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对照观察,从而评价复杂性肛瘘采用“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甲硝唑点滴治疗”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运用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甲硝唑点滴治疗与传统的主管、支管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疗程、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肛门感觉、术后肛门动力学检测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小便情况、术后肛门坠胀感、复发情况等指标两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浅部开窗旷置深部置管甲硝唑点滴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与传统主管、支管切开术相比,不降低治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肛门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效地保护了肛门直肠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种切口术后瘢痕最小,可避免肛门畸形。整个术式既达到了治愈肛瘘,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外观及功能的目的,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理念。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智库建设更加依赖于情报资源的支撑。图书情报机构如何达到智慧服务,在隐藏的海量数据中挖掘提取信息,针对用户的高要求提供智力支持和实现智库建设,将是一个重大
研究背景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1%~5%,南方高达5%~10%。其中输尿管结石占泌尿系结石的33%~54%,绝大多数是肾结石排出过程中停留在输尿管所致。输尿管结石70%位于输尿管下段,患者痛苦大,可引起尿路直接损伤、梗阻、感染或者恶变,甚至导致休克。中医药作为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和优势,中医药的应用更加符合我国人口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