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新型无砟轨道对路基下地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深厚软弱土地基上修建高速铁路必须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工后沉降以及差异沉降过大的问题。如何在保证沉降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经济成本,需要考虑筒桩复合地基不同结构型式的应用。本文就此开展了路堤荷载下筒桩复合地基结构设计的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对筒桩复合地基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分析了有无桩帽、桩帽尺寸、桩间距大小和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筒桩复合结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选取具体复合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以下结论:1)桩帽对筒桩性状的影响很大,筒桩上设置桩帽可以较好地发挥其减小地基沉降,调节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对于减小筒桩的上刺位移量上有较好作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建议筒桩上部设置桩帽;2)路堤下筒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在路堤中心线处最大,随距路堤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侧向位移。桩间距的改变对加固区土体沉降的影响很大,对下卧层沉降及侧向位移的影响较小;加大桩间距会明显增大地基的总沉降及筒桩与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实际工程应用中,桩间距不宜过大,建议选取S/D=3-3.5;3)土工格栅具有可以在整体上加强和改善复合地基性能的作用,能使沉降均匀化,对侧向形变的约束作用比较明显;采用土工格栅+桩帽的联合应用,能充分发挥桩帽与格栅各自的优势,在减小地基总沉降、调节不均匀沉降及控制地基侧向位移上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筒桩复合结构型式;4)新型的分离式弹性接触筒桩复合结构,实现了桩帽与桩身结构上的分离,二者的弹性接触可以避免可能的冲切破坏;承受荷载时,将地基的沉降变形分为“分离”与“结合”两个连续的阶段,在“分离阶段”,桩帽会随地基浅层土体共同下沉,使地基下部土体被挤密压实,会使“结合阶段”的地基沉降减小、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得到改善,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型筒桩结构。
其他文献
锚碹支护技术是一种新型实用的支护技术,该技术首次将柔模泵注混凝土技术与锚杆支护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为人类开发地下空间和开采地下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锚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土钉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土力学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研究课题。国内外大量对于土钉的研究侧重于土钉轴力的分析和计算,仅有少数国外学者就土钉
非饱和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目前大部分学者在研究非饱和土的时候都认为其中的气体是与大气相通,这样气体压力在土体变形过程中始终都不会发生变化(等于大气压)。已有研
挡土墙是一种防止土体坍塌的土工构筑物,在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和铁路工程等工程领域的土坡支护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挡土墙出现破坏,不但影响本身的正常使用和功能
寒冷地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桥梁同时受到低温条件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常因耐久性不足提前失效而引发安全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寒冷地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桥梁耐久
与单排桩相比,双排桩支护结构具有整体刚度大、支护能力强和克服建筑红线限制等优点,在基坑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研究尚不十分清晰,计算方法
建筑物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引发的连续倒塌具有发生时间短、破坏规模大、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等特点,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地下室由于其良好的使用功能及经济效果,因而
学位
重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一般在3000kg/m3以上,多用于国防建设、原子能反应堆等,如2002年4月解密的816地下核工程。配制重混凝土需采用比重大而坚实的矿块,通常是用磁铁矿块或赤铁矿块。目前国内外对重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多集中在工作性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其早期收缩的研究甚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所引起的,制约混凝土裂缝发生发展的两个因素是:混凝土收缩变形大小,混
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PVA-ECC)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对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加固补强新技术。该加固方法利用纤维水泥砂浆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界面剂优良的粘结作用,使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