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比较分析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建筑业对于环境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世界各国(地区)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以规范建筑业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发展较晚,仍需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以进一步提升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我国台湾地区早在1999年已发展其EEWH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基于文化的同根性与标准的同源性,本文选择EEWH与我国大陆地区ESGB(Evaluation 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法与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套系统在“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系统”两个维度的异同。并以上述两大维度的比较分析结果为基础,分别探究两地对“绿色建筑”认知程度的异同与两套评价系统的评价科学性、准确性异同。同时进一步分析其异同的原因,以期提出进一步完善ESGB的相关建议。(1)对“评价指标体系”维度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从评价原则、评价框架与评价细则三大层级逐层深入展开。并得出,相比于EEWH,ESGB不够重视生态基础的基本结论。即前者从更为宏观的尺度和时间长度,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评价绿色建筑;而后者从相对微观的尺度和相对较短的时间长度,从城市人居环境的角度评价绿色建筑的主要结论。(2)对“定量评价系统”维度的比较分析,本研究将从等级评价与系统分换算;框架指标得分换算;评价终端赋分三大层级逐层深入展开。并得出,相比于EEWH,ESGB采用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和规则科学性、适应性与准确性较弱的主要结论。以上述结论为基础,本研究提出对ESGB的主要修正建议如下:1)纳入“生物多样性”框架项,并赋予各类生物栖地较高的评价权重;2)尽早展开相关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工作;3)将定量评价系统的三等级划分发展为更为精细的四等级或五等级划分;4)在系统的换算规则中纳入“基准值i”、“得分变距”等评价参数;5)采用“公式法”换算复杂框架指标得分。6)采用“区间赋值法”、“公式法”定量化评价复杂评价终端指标等。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代,机场作为交通枢纽,依托人、物流与当地区域经济相融合,形成临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各地政府大力建设临空经济区,将其作
目前,在建筑史学界,风格的传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有些风格是“模仿”,而有的是“借鉴和发展”。每一方都用强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念。特别是在俄罗斯的小城市,建筑风格转
千百年以来,游牧民族依赖大自然放牧,伴随着周而复始的四季更替循环的迁徙移动,追逐水草来畜养牲畜。由于社会不断前进以及经济、政策、生态等种种因素带来影响,游牧民族开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内众多城市逐渐展开城市更新的工作。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功能、产业的优化升级,产生了一些新的城市公共功
当前,新疆正处在跨越式发展时期,呼图壁作为乌鲁木齐都市圈内的小城市,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希望通过研究,探索与呼图壁县城现实情况相适应的空间发展战略,以期为呼
“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密切”是古已形成的重要共识,但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当中,逐渐淡化了这一规律。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的石油危机,让“建筑结合
伴随我国经济腾飞,城市发展,旅游业方兴未艾。我国主要山岳型景区都在开发建设,出现了一大批“景观”建筑。这些建筑改善了山岳型景区的服务接待水平,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滥用,使得全球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了人心。建筑节能设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
风情商业街是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重要的业态聚集形式,是带动消费、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场所。这种形式以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尊重为前提,保留城市记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