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疏水、疏油特性的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将设计低表面能化学物质与控制表面微观结构有效结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疏水、疏油性的氟硅杂化材料,对这些材料的合成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相应研究。一、通过硅氧烷类化合物的组装实验与比较,得到其有效组装的条件,当硅氧烷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mM/L,少量醋酸催化,室温组装24h或50~60℃左右组装1~2h,即可达到较好的组装效果;先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进行组装,再用含氟试剂进行第二次组装,可对玻璃进行有效修饰;通过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再用含氟硅氧烷组装,研究了界面形貌改变下表面修饰材料的疏水疏油性能。二、设计合成新型含氟单体[M—烯丙基全氟丁基磺酰胺(AFA),N—甲基—N—烯丙基全氟丁基磺酰胺(MAFA),N,N—二烯丙基全氟丁基磺酰胺(DAFA),烯丙基全氟(2-异丙基-1,3-二甲基-1-丁烯基)醚(C9F17OCH2CH=CH2,EOA),4-全氟(2-异丙基-1,3-二甲基-1-丁烯基)氧苯乙烯(C9F17OC6H4CH=CH2,FOSt)],并选择其他含氟材料(全氟辛基乙烯),分别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含全氟烷基和硅氧烷基的反应性氟硅高分子;通过Si—O—Si键的形成将这些反应性高分子修饰于玻璃基片表面,制备得到的涂层膜在氟成分的分布上具有梯度性,并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和稳定性。三、通过乳液聚合法,以全氟辛基磺酰胺(或全氟丁基磺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主要单体,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混合乳化剂,选用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水为介质制备了一系列新的氟硅三元共聚乳液,并通过纳米粒子进行改性,对其性质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显示,该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将乳液涂膜后发现,该聚合物膜比较光滑、透明,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将其膜进行退火处理后,其双疏性明显增强。四、从自然仿生荷叶表面超疏水现象出发,深入探导导致其超疏水的特异性结构,通过纳米SiO2粒子复合改性含氟化合物,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超疏水性的材料(水的接触角达到150°以上);用硅烷偶联剂修饰纳米SiO2粒子,再用六氟丙烯三聚体对乙烯基苯基醚(C9F17OC6H4CH=CH2)进行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了具有超疏水疏油性的材料(水的接触角为174.8°,滚动角小于2°);从而为有效制备超疏水疏油材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